2)第九十三章 只能智取不能强攻_大国重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绝对无法比拟的,傻瓜才会放弃进口装备而选择国产装备呢。

  国家在力推国产装备,但国产装备即使是定型量产了,产量也是有限的,肯定还需要进口一部分同类装备来补充。矿山担心自己留下了国产装备之后,未来进口装备就轮不到自己了,这种心态还真是无可厚非的……

  且慢,真的是无可厚非吗?冯啸辰在心里嘀咕着,这分明就是崇洋媚外,是为了小集团利益而不顾大局,是自私自利,怎么能叫无可厚非呢?可是,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做的,你现在表现出大公无私,到时候生产指标落在别人后面,领导才不会管你是不是大公无私,各种批评处分那叫一个铁面无私。

  不是有诗人说过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这个体系内,或许曾经是有过一些大公无私的企业领导,但他们都因为吃亏太多而被淘汰了,留下来的都是那些擅长于抢装备、抢资源的卑鄙者,你能奈何?

  其实,这也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现象,早在战争年代里,各级领导就是鼓励下属各显神通的。虽然那些来自于总部、野战军的命令都是号召下属部队要发扬风格,但真正受到青睐的都是擅长于在战场上和友军争装备的所谓“两头冒尖”部队。

  建国之后,这种情况同样不少,各省市、各部委哪个不向中央伸手要钱要物?等钱和装备到了地市或者部委之后,下面的市县、企业同样是拼了老命地争抢。你如果不去抢,领导还要琢磨了:这家伙是不是在消极怠工啊,有钱都不抢着要,还想不想干了?

  这个道理,罗翔飞是懂的,冯啸辰也懂。但因为这个原因而导致矿山不愿意接受工业试验的安排,就让人淡定不能了。

  “这个问题,也算是体制问题吧。”冯啸辰怯生生地说道,“国家是不是应当有一个统一的政策,对于积极配合装备行业搞技术研发的,应当有一定的激励措施,最不济也不能鞭打快牛,让老实人吃亏,是不是?”

  罗翔飞道:“是这个道理,我准备在经委的会上提一提,请大主任他们去协调一下。不解决这个问题,就真的是让有贡献的单位做牺牲了,以后还有谁愿意做事。”

  “这是第二个原因,罗局长,还有没有三呢?”冯啸辰道。

  罗翔飞想了想,说:“第三也是有的,那就是有些矿山是想拿这件事和冶金局谈条件。他们也知道,自卸车这个项目是国家几部委牵头搞的,不可能永远这样搁置下去。把我们给逼得太急了,到时候从经委或者计委那里一纸行政命令压下去,他们最终也得接受。所以,他们是存着接受的心理,想用现在这种办法,换一些条件。”

  “这个也合理吧。”冯啸辰道,他不是那种迂腐的人,知道要办事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