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9章 看看_逍遥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的帝国,都会败于基层的酷吏之手。

  客观的说,大明王朝名义上的税赋其实并不重,但是,明末时期朝廷始终拿不出钱来镇压李闯、张献忠等反贼,核心是官富民穷。

  官富民穷的根源是,吏和官沆瀣一气,共同敲诈老百姓的钱粮。

  李中易在城里走过了两条街,据他的暗中观察,街头巷头始终有出摊子的小食贩。

  这就说明,杨文灿并没有因为李中易的到来,而采取短期禁摊的策略。

  毕竟,小食摊主们,每天都需要收入,不然的话,家里很可能揭不开锅了。

  一个体恤民情的州官,不敢说是清官,但至少可以证明,有怜悯之心,还没坏透。

  李中易想试探一下粮铺的公平问题,故意买了二十升粳米,由张三正背着。

  离开粮铺不久,张三正赶上来禀报说:“米里的砂石极少,显然,没有以次充优。”

  李中易点点头,粮铺里的猫腻,他大致掌握了一些。其中,最主要的猫腻之一,便是在米里面多放砂石。

  另外,粮铺的管事,若想做手脚,就必须以次充优。比如说,用五年以上的陈米,替换入库的新米,从而赚取其中的差价。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直是国人的潜规则!

  自从垄断生意以来,李记粮铺的掌柜们,已经被杀了近百人之多。

  贪腐的掌柜们临死之前,都写了他们是怎样做手脚的细节,所以,李中易知之甚详。

  “嗯,张三正,今天晚上,你带人将粮铺围了,务必将铺子里的粮食,全都清点的一清二楚。”李中易素来知道国有企业的弊端,所以,杀人从不手软。

  贪欲和性命相比,他倒要看看,还有谁敢做硕鼠?

  硕鼠,尤其是管粮食的硕鼠,必须千刀万剐,绝不容情!

  李中易吩咐了张三正之后,接着往前走,转过一个街口,却见一堆人围得水泄不通。

  等李中易凑近了一看,却发现,此地是京兆府大理府寺的所在地。

  李中易登基之后,便对朝廷的司法体制,作了根本性的改革。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地方的州县官员们,不再负责审判问案,而改由大理州寺或县寺承担审判职能。

  专业的事情,必须由专业的人去做,一直是李中易奉行的理念。

  “升堂喽……”

  “肃静喽……”

  李中易刚站到人堆里,就听见大理府寺的衙门里,传出升堂问案的呼喝声。

  “带人犯……”

  “带证人……”

  “带苦主……”

  李中易在人堆里,看得也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堂内传出来的各种动静,经差役们的大声通传之后,倒是知道的比较清楚。

  这不是李中易第一次围观大理寺问案。

  此前,在开封城的时候,李中易经常混在人群里,旁听大理寺的官员们,公开审问案件。

  今天审问的这件案子,案情其实并不复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