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八章 廷辨一_霜刃裁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陈家乃我朝三大家之一,素有善名,岂会做那种趁火打劫、不顾百姓生死的卑劣行径!”户部待郎立即陈奏!

  “那会不会还有其他用心呢?”刑部侍郎汪峻插话道。

  “还有没有规矩?”以前对于朝堂上的廷辩

  一向宽容的陈裕朝着刑部尚书胡懋叫道。

  颇为苍老的胡懋回头对隔了好和个身位的汪峻喊道:“陈——阁老让你守点规矩,启奏后才能发话!”故意突出了一个“陈”字。

  “陛下,既然贺齐舟自称熟知内情,微臣正好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大理寺少卿王平上奏。

  “准。”姜琮道。

  “贺齐舟,你且说说,既然陈家商行要囤粮惜售,那为何还要将手中之粮安排闲散人等再亏本售出?这与理不合啊。”少卿问道。

  贺齐舟答道:“因为动用了船上官粮、以及金陵派加运来的赈灾粮之后,府中粮食已够灾民食用十天至半月,几乎不会再有人饿死,而十天后朝廷赈灾粮必至,加上本地和淮北粮食成熟在望,如再囤粮,其粮价只会日薄西山,还不如趁有人高价收购时出手!而且,我估计当时江陵陈家已经亏空了不少,急需填补窟窿。当然,我也没料到江陵陈家居然无耻地将陈腐之粮混入!”

  “那你可知那些霉变陈粮引起多少军中怒意吗?有多少将官被士兵怀疑克扣粮饷吗?”莫德正插话问道。

  贺齐舟并不惊慌,答道:“两权相害取其轻,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没有那两万石,江陵府将马上陷入饥荒,饿死、作乱之人肯定会有不少,学生从将军村到江陵府的两天路程上,已经发现很多人都食不果腹了,买卖子女的惨剧时有发生,我自幼生于盛世,不知饥馑为何物,但史书上记载的易子而食、饿殍满地的景象离现在并不久远,我想以陛下的仁慈,怎会忍心子民受难,更何况,江陵乃产粮之地,如区区水灾就要大量死人,不是人祸,还是什么?军中子弟谁会不怜惜自己的父母兄弟?如果此案明了之后,将苦衷告知军中将士,他们还会有怨恨吗?即便怨恨,难道那些掺杂坏粮之人不更加可恨吗?何况将士戍边难道不正是为了我大齐百姓的安居乐业?”

  “好一张利嘴!”莫德正总算领教了贺齐舟比武功更强的嘴功,道:“军中令行禁止,法度为先,私动军粮就是死罪!”

  “大人,小民也粗识军法,齐律军典有云:军中若遇紧极状况,等待命令将错失战机或者遭受重大损失者,可由指挥将官临机自决,那批船粮是路过江陵的最后一批税粮,如不借与江陵府,其损失的可是千百条人命!是蜂涌为盗的良民!是官府的声望!是我大齐的民心!如果您是押运官,您会眼睁睁看着百姓受难吗?”贺齐舟有些激动起来。

  “说得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