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预祝高升_当我有了钞能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迹了。

  如今台上的都是一群差不多模板刻出来,正儿八经,没什么鲜明个性的企业人,好像看到了很多人,但又好像谁也没记住。

  李垂文有这种感觉,有一潭死水的既视感。

  或许它需要新生代力量来接棒了!

  对于谁来接棒,他自己倒是很有野心。

  换以前他是想也不敢想,但现在掌握巨资,还拥有钞能力外挂,要连这点想象力都没有,未免也太废物了!

  而且于振峰很显然就是在提携他,沾了师兄的光,李垂文格外受关注,那些个商界大佬,也纷纷夸他年少有为,成就了不得。

  那些机关事业的领导,一样对他盛赞有加,都快把他说成青年中流砥柱了……李垂文知道这都是沾于师兄的光。

  所以他也表现得很积极,参与各领域精英们的讨论,在媒体面前大方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另一头,赵辉还着手打造一支李垂文的流量推手团队,为他注册了微博等等在内的社交账户,帮助他获得各种新闻的曝光,宣扬其观念论调。

  知名度在某种程度上很有利于李垂文业务的拓展,因为他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认识天底下所有亿万富豪。

  那么换个思路,让他们来认识自己,知道李垂文的基金盈利能力,将投资的主动权交给他们,天和基金的经营面一下子就广阔了!

  不过出名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流量对财富增长大有裨益,但如果是陷入负面和非议的黑红路线,对他的形象和人际反而是种破坏。

  该如何保持始终行走在有利的一面?

  赵辉思路素来大胆:“您下次去燕京,不如多跟一些宣传啊、网信方面的人士交朋友,让您始终保持信息领域最前沿的嗅觉!”

  李垂文很好的表示领会了,舆论领域,那素来是群体弱于资本,资本弱于权势,资本在真正的规则面前,那真的是不堪一击的!

  ……

  领悟了这个道理的李垂文,也有意在于师兄的推介下,结识与他有潜在需求相关的朋友。

  他本身有个巨大的优势:会赚钱!

  说直白点他就是白手套、钱袋子,像他这样的人往往是权力圈的座上宾,因为谁都会想有自己干干净净的收益。

  李垂文能将收益的过程变得名正言顺,甚至对于于振峰这样的,还能作为一项增色的投资决策!

  他虽没有行政级别,但凭着与于振峰的天然合作纽带,没有人会低估他,毕竟在这个圈子里,同门关系往往就是一种天然的亲近要素。

  应酬之余,李垂文也是察言观色,增强自己的政治嗅觉,他感觉到周围人对于于振峰的态度,有了更多的热切。

  处在他这个层面往往要善于学习,李垂文思考的层面也不再单纯了,他在一场饭局后跟于振峰私下聊:“师兄要往行政领域去发展吗?”

  虽然于振峰挂出来的是副董事长身份,但他这级别的领导,在行政级别内互相调任是很常见的。

  于振峰也没隐瞒什么心思:“先走着看吧,反正有平台多多练练,我也还正当壮年,是个人都想要追逐更高的位子。”

  李垂文懂了:“于师兄这种有管理才华,还有格局眼界的人,就应该去更高的平台上发光发热。”

  于振峰笑了,有兴趣往聊了这方面几句:“如果要给方向的话,可能工信部这方面的,要么就是发改委。”

  李垂文领会:“明白,总之咱们就把工作做到出色,将规划落实到完美,在正确的道路上稳健有利的发展,就上半年这个投资,也必须给个漂亮的收尾!”

  “然后恭喜于师兄,顺利跨入高升!”

  于振峰笑着压一压手:“别!过度则捧杀,我可不想小李你也成为这种拍须溜马之人,而且说这些为时过早,组织调动本身就是个庞大机器的运转磨合,万一有更适合我的位子,也要坚决拥护决定,不能有疑的!”

  李垂文继续领会:“师兄教诲得是!不骄不躁才能成大事!”

  但从于振峰的话语表现来说,必然是有了风吹草动,就差最终的组织决定落下,极有可能是高升!

  作为自己的同门师兄、紧密合作伙伴,于振峰一人得道,对于李垂文而言,说鸡犬升天就有些难听了,但一荣俱荣还是没问题的!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