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5章 羞愧的刘备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5章羞愧的刘备

  内行王道,就是要在南方即将推行新的改革措施。

  里面的具体改革内容,其实也跟后世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改革内容差不多。

  无非以下几点。

  一,打压世家豪强,丈量土地,还耕田于百姓,减少无地流民。

  二,严查官僚世家阶级偷税漏税的现象,官员百姓一体纳粮,断绝一切特权。

  三,取缔苛捐杂税,轻徭役减赋税,只收两税,既丁税和亩税,与民休息,永不加赋。

  四,废除奴隶制度,不允许隐户隐产,编纂户籍,解放人口,增加劳动生产力。

  五,整顿吏治,选拔人才,建立官员考核制度,建立新的监察和巡查体系。

  六,精简军队,裁减老弱,强军强国,打造出一支能打仗的精锐部队。

  七,改革选拔人才制度,降低察举制的人才数量,与考核制度并行,每年一次官吏考试,士人可以选择主动报名参加。

  八,加重商税,同时要积极推行商业发展,建立以官府为主导的经商团体,来保证民生。

  其中第二条很多人会以为是个巨大改革措施,但实际上自古以来官绅都是纳粮的,包括明清,只是明清官绅中举人以上都会有免税政策,随着举人进士越来越多,投献免税也越来越多,才造成严重土地兼并。

  而汉代则是世家大族把田地和人口隐藏起来,当时的两税为田地税、人头税,世家大族把这些田地和人口隐瞒不报,把人和田变成自己的私产,从而规避朝廷的赋税。

  所以只要清查了隐户隐产,把更多的田地和人口解放出来,登记造册,税收自然也就源源不断。

  另外,最后一条商税就比较有争议,诸葛亮曾经考虑过这样做会不会引起很多麻烦,比如官府亲自下场做生意,会不会导致特权诞生。

  但沈晨强调只建立米商盐商的官府商行,其余的官府不会插手,这样做就是为了压低粮价和盐价,由官府收取粮食,控制盐场,来达到平抑物价的目的。

  听到只是做米盐的话,诸葛亮就赞成了。

  因为两汉都是这么做的,汉朝盐铁专卖,国家掌控食盐,让盐价较低,同时在各地兴建粮仓,每年新粮填仓,陈粮拿去市场贩卖以平抑物价。

  像西汉文景时期,由于风调雨顺加上政通人和,使得当时的米价甚至低到了十多钱一石,比东汉正常年月二百钱左右一石的价格低了十多倍,可见官府控制米盐的重要性。

  可惜的是任何制度最开始都是好的,但长时间不变动就很容易被人钻空子。譬如粮仓的粮食被管事的官员拿去贩卖,遇到上级检查,立即就是一把大火焚烧证据。

  这一点糜芳和士仁应该很熟。

  所以沈晨的这些改革内容,无非就是强化中央集权,充实官府财政,减轻百姓负担,提高国防力量,推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