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5章 开明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5章开明

  沈晨的官职其实是雍益凉大都督,兼凉州牧,迁使持节,督巴蜀、关中、凉州军事,治凉州民事。

  也就是说,他管益州和西凉关中的军事,管凉州的民事。

  汉中属于益州,因此实际上他管不了汉中的民事,自然也做不了任何指导工作。

  但没有傻子会敢找他的茬,不只是他位高权重的身份,而是以他的能力管一地民生,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既然他做的事情是对的,又何必反驳呢?

  所以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沈晨考察了各地山中水源,寻找合适的地方开垦梯田,扩大汉中生产力。

  这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沈晨跑遍了秦岭、巴山、米仓山,寻找合适的水源,这关乎到将来出兵关中,后方粮草能否运达的大事,马虎不得。

  寻遍整个汉中之后,他找到了上百余处适合开垦的山里水源上游,以一个村庄二十户,一百丁口,能开垦出千亩地来算,这些地方能开出十万余亩大田,其余菜地、池塘、桑林不计其数。

  但这还远远不够,沈晨在离开汉中之前,叮嘱黄忠李严等人,让他们继续在汉中、上庸等地寻找合适的地区开垦梯田,给百姓优待政策,吸引百姓进山开垦新的田地。

  除了开梯田以外,以前的旧平原区也不能就此废弃。没有水源就想办法开垦水渠,水源地实在太远开水渠成本大,就挖水井、建水塘,寻找优质地下水。

  这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按照沈晨的三年北伐政策,从章武二年到章武四年是休养生息阶段,章武四年后半年就可以开始进行北伐筹备,章武五年就可以正式出兵。

  因此沈晨希望在章武五年之前,汉中要有总计五百万亩大田,丁口七十万人以上,且青壮劳动力居多最好。

  这样在出动大军的时候,就不需要从巴蜀抽调民夫徭役,不至于像之前刘备打关中之战那样,仅仅打了一两个月,就弄得益州民生凋敝,一个富裕大州,几近崩溃的局面。

  还是那句话,汉中不缺粮,缺的永远是运粮方式。

  而除了视察了汉中的田亩情况以外,沈晨也并没有急着前往西凉,而是之后顺着褒斜道去了斜峪关,再从连云道进入陈仓道,沿途视察道路情况。

  确实如徐庶说得那样,褒斜道只有前半段路还算好走,中间那一段就是悬崖栈道,连绵百余里。

  至于傥骆道和子午道更不用多说,全程几乎悬崖峭壁。

  唯有陈仓道的确好走。

  难怪在绕那么远路的情况下,它能够成为关中进入汉中的唯一大道,其中原因自然还是道路宽敞平整,少有高岭悬崖。

  为此沈晨根据道路情况改进了手推车,发明出了独轮车以及四轮转向马车来运送粮食。

  巴蜀之地从来都不缺马,缺的是战马。

  因为西南自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