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睡眠者效应_东京文娱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郎》。至此,司马圭太已拿出三部作品,遍布本格、变格、社会三个类别。”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部作品似乎也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据统计,这部剧首集的播放率高达28%,踏入了热剧门槛。这个成绩足以让司马圭太与福山台的高层弹冠相庆,然而令人尴尬的是,一个星期后的第二集收视率整整下跌了5%。”

  “或许很多读者不懂5%是什么概念,笔者举个例子,今年播放的几部晨间剧,例如《珍珠奶奶》,它的平均收视率大概只有5.5%,也就是说《古畑任三郎》整整减少了一部晨间剧的收视率。”

  “如此大的跌幅,这说明观众并不喜欢这部推理作品,或许司马圭太以及他的拥趸,会对我接下来的话感到难以接受,但我还是要说。”

  “司马圭太并非天才,他的智慧不足以使他创作出更为精妙的推理小说。我想他自己也深知这一点,所以才会转型去做什么爱情剧和美食剧。一部社会派作品使他声名鹊起,但是时代正在抛弃他。”

  言辞可谓是非常的不客气了,藤原圭坐在办公室的时候,看到这篇文章,就算他再沉得住气,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看向文章作者署名,嚯,水上幸江,老朋友了。

  此人接二连三地在报纸上抨击藤原圭,次次主题明确,就是“司马圭太并不是天才,写不出好的推理作品”。

  之前《白夜行》风头正盛的时候,他就开始唱衰。但是当时《白夜行》的市场反应极好,读者当他是个笑话,藤原圭本人也没有理会。

  或许是新手光环加持,当时《白夜行》是这个近三年最杰出的推理小说是读者间公认的论调。报纸编辑不太敢挑战民意,怕读者流失,于是强迫他删除了文章里一些激烈的言论。

  然而现在,《白夜行》的光芒渐渐消退了,司马圭太的新作品似乎不太被读者认可。于是水上幸江也渐渐放飞自我了。

  甚至“讨厌司马圭太”都快成了水上幸江的一个标签了,导致他的专栏稿费也上涨了。都快超过他自己的小说稿费了。

  名人批评其实有着巨大的市场,这点从B站娱乐区就能看出来,流量最大的永远都是那种变着花儿去嘲讽羞辱明星导演的,你骂得越刁钻,越有新意,喜欢看的人就越多。

  虽然现在网络还未普及,但是评论家们损人的功夫也在一张张报纸版面中练得臻至化境了。

  藤原圭看了一会儿这些书评,这时,水原结衣走了进来,看到藤原圭手里的报纸,沉默了一下,问道:“藤原,回头我找人和这位作者交涉一下好了。”

  塞点钱,让他嘴下留情,别再说些有的没的了。这年头,读报的人多,甚至超越电视观众,万一看过这些文章后不想看他们的剧了怎么办?

  “不要理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