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9章 这只是一个态度_华娱璀璨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编剧都不注重这些,很多制片人和导演也不注重。

  这就导致一个现象,观众们往往会发现,很多火剧,最后火起来的永远都是男女主,配角怎么也火不起来。

  其中的一个原因很简单,配角的人物逻辑就有问题,导致人物的动态线路不完整,观众怎么可能跟不完整的人物产生共鸣?没有共鸣感观众怎么会记住这个人?不被观众记住怎么可能火?

  这就相当于是,一个配角是难民,为了救全家人卖子女,可镜头语言只给了难民卖子女的画面,什么原因也没说清楚,情绪铺垫也通通没有。

  本来是很同情很共鸣的一个情节,但这样一搞,观众会和这样的人产生共情吗?

  又比如在很多古代剧里,男女主在客栈吃饭,大多数镜头的处理是店小二上菜然后男女主开吃,这个店小二“客官里面请”、“客官想吃点什么”这样的三幕式开始和过程都没有,只有个上菜的结果。

  那这个店小二在这个情节里有什么用?人物情节都不完整,这个人物体现不出他所存在的价值。

  还不如把店小二这个人物去掉,直接就拍男女主上桌吃饭,然后用对话推动主线,这样不是更好?

  可很多编剧就要这么写,很多导演就要这么拍,总喜欢让些龙套出场,但龙套的情节又不完整,最终的效果就是抻时长,没别的意义和价值。

  在场的他们都是专业人士,今晚看了楚轩的理论实践,各有收获。

  如果把楚轩的这套理论作用在剧本创作上,它的影响是很大的,它会强行让编剧刻画人物的时候把人物刻画完整。

  开始、过程、结果,就跟洗脑似的,不把人物三幕式刻画完整,心里会不痛快,总觉得少了什么东西。

  楚轩的这套理论,讲究的就是人物逻辑闭合,由一个人物的动态引起第二个人物动态,然后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不管有多少人物,只要遵循楚轩的三幕式理论,当把该情节创作完,就会发现所有人物都是满的,行为逻辑都是完整的,基本可以预料到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漏洞。

  这是他们目前基于楚轩这套理论,作用于剧本创作上的最大的优点。

  它会让每个编剧在刻画人物上都有逻辑思维,且是逻辑嵌套思维,不管人物关系网有多么的千丝万缕,编剧遵循楚轩这套理论,总会轻易的把这张网给捋清晰。

  且正如楚轩所言,这个理论对于编剧来说,在刻画人物方面算得上是一个新的标准和定义。

  如果遵循并习惯于用这套理论来刻画人物,就刻画人物的剧本创作这一个方面,就会形成一条很标准的创作流水线,从而加速剧本的创作。

  当然,有利也有弊。

  “不管戏份的多少,下至龙套上至男女主,都能够确保每个角色情节的完整,那这对编剧的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