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 张鲁投降_三国最强特种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亲自迎接陛下入主汉中。”

  “好!”

  刘枭答应下来,吩咐道:“太史慈,整军出发,南下南郑县。”

  “喏!”

  太史慈立刻整顿士兵。

  大军立刻行动起来,在短短时间,就收拾妥当,然后离开定军山,南下南郑县。虽说张鲁已经归顺了,但太史慈行军,却是极为谨慎的。

  他攻克阳平关后,留下了少许士兵驻守阳平关。如今拿下了定军山这一关键的地方,又留下了少许士兵驻守,这是确保后路的安全。

  即使前线出了什么问题,太史慈也可以撤回,不至于后路被切断。

  队伍浩浩荡荡南下。

  五月中旬,刘枭率领的大军,抵达了汉中治所南郑县。汉中在张鲁的治理下,极少有贼寇,也少有战事。这片地区相比于关中等地,更加的繁华,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南郑县的北门外。

  张鲁身着官府,头戴进贤冠,背负双手,正等待刘枭的抵达。他已经得到探子传回消息,刘枭距离县城很近了。等待的时间不长,张鲁抬头看去,便看到了远处遮天蔽日的场景。

  一支大军,浩浩荡荡行驶而来。

  来了!

  张鲁的内心,无悲无喜。

  自从决定归顺刘枭,张鲁就转换了心态。他等了一会儿,当浩荡而来的大军,距离城门口不足百步时,张鲁领着张卫,以及其余汉中的文臣武将迎了上去。

  张鲁和大军相遇时,他从身旁亲卫的手中,接过一个托盘,双手捧着,朗声道:“汉中太守张鲁,拜见陛下。”

  托盘中,是汉中太守的印绶。

  既然是归顺,自然要递上汉中太守的印绶。

  刘枭从马车中走出来,走到张鲁的身前,接过了汉中太守的印绶,搀扶起张鲁,微笑道:“张太守深明大义,朕心甚慰。你归顺朝廷,朕命你为镇南将军,封云阳侯。”

  云阳县,位于司隶。

  这一封邑,等于把张鲁安排到长安去。

  张鲁道:“臣谢陛下隆恩!”

  对于刘枭的封赏,张鲁是清楚的。

  镇南将军,是四镇将军之一,官职显赫。然而这样的官职对他来说,等于是虚职。而且张鲁很清楚,他归顺了刘枭,不可能留驻汉中,等益州的战事结束,必然随刘枭返回长安。,

  这是张鲁能接受的。

  张鲁郑重道:“陛下,刘璋倒行逆施,更僭越称蜀汉,他更是杀臣父母兄弟,臣请陛下,为臣报仇雪恨,灭掉刘璋。”

  刘枭道:“朕允你了。”

  “谢陛下隆恩!”

  张鲁再度躬身道谢,他便领着刘枭入城。

  刘枭进入南郑县,太史慈立刻就接管了南郑县的城防,然后将张鲁驻守在南郑县的军队全部接管了,便着手整编军队。

  在南郑县还有张鲁的一万多士兵,此前张鲁安排了一部分兵力南下抵挡刘璋的进攻,又让杨柏率领两万北上阳平关,留在南郑县的只有一万余士兵。所有士兵被接管,南郑县便由刘枭掌控。

  太守府。

  宾主落座。

  刘枭坐在主位上,张鲁、郭嘉、太史慈等其余的文臣武将,齐聚于此。刘枭的目光落在张鲁身上,问道:“张鲁,南方和刘璋交战的情况如何?”

  张鲁回答道:“回禀陛下,刘璋军队的战斗力不强,故而南方一线的战事比较顺利,暂时没有出现什么纰漏。”

  刘枭道:“朕要亲自讨伐刘璋,你可要随行?”

  张鲁道:“臣自当随行。”

  他清楚,此战必须随行。

  抛开了他要为亲人家眷报仇,从政治上的角度讲,刘枭不可能留他在南郑县,否则便等于在南郑县留下了隐患。刘枭的询问,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小小的试探。

  刘枭脸上露出笑容,颔首道:“此番攻打刘璋,张鲁、阎圃随行,其余的士兵,由太史慈整编,然后一起南下。”

  “臣遵旨!”

  太史慈抱拳应下。

  刘枭又安排了其余各项事宜,把一切安排好后,刘枭吩咐人设宴。一场宴席结束,已经是晚上了,刘枭回了军营休息。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