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五八章 顾忌_残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煌言、朱以江一行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来到位于燕子矶的郑成功军营。

  郑成功本人不在营中,据留守的大将甘辉介绍,他带着主力部队从泰兴县一带登6,正在江北到处打粮,已经接连攻占长江沿岸的几座县城,正在攻打扬州。江北清军大多被济尔哈朗抽调一空,兵力极为空虚,只能任由郑成功的海军6战队攻城拔寨,把刚刚收割的夏粮全部抢走。

  粮食,一直是郑成功的软肋,福建大多都是山地,粮食产出有限,他以数万大军蜗居厦门岛等东南沿海一带,靠着海贸生意筹措军费,却没有控制一个足够大的产粮区,所以展受到很大限制,后世里他出兵收复台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建立一个可靠的粮食基地。(郑成功的原话:‘我欲平克台湾,以为根本之地,安顿将领家眷,然后东征西讨,无内顾之忧,并可生聚教训也。‘)

  张煌言和郑成功是老邻居,对他的情况当然很了解,听说他跑到江北打粮并不意外,江南战事激烈,清军明军前后几茬的征粮,郑成功再去插一脚也搞不到多少粮食,江北却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去那里打粮事半功倍,从战略上来说,郑军骚扰江淮地区,把战线进一步往北推,对江南战局也有帮助。

  虽然没见到郑成功,却意外的碰到了另一个大人物——钱谦益。

  钱谦益投降满清后,很快辞官不做,暗中一直支持抗清斗争。算是半个“地下党”,而且他是江南士林泰斗。门生故旧遍布各省,在士绅中仍有巨大的影响力。所以隆武朝廷大张旗鼓的拜祭孝陵,他也被当做“统战人士”,被邀请前来观礼。

  但是话说回来了,虽然是半个地下党,但他到底当过汉奸,身份还是很尴尬,当年率领南京文武官员向多铎献城投降,屈身仕清的经历让钱谦益威望大跌,“水太凉”、“头皮痒”的典故更让他成了士林民间耻笑的对象。隆武政权邀请他来参加拜祭孝陵的仪式。更多的是为了千金买马骨,安抚江南各地的士绅……敌占区的士绅百姓都在屠刀下苟且偷生,向满清交粮纳税,不论主动还是被动,很多人都和满清官府有过程度不同的合作,有些人还把自家子弟送去参加满清的科举,并且取得了清廷的功名,隆武朝廷对钱谦益这个曾经的汉奸都能既往不咎,其他的士绅百姓就不用再有什么顾虑了。

  事实上。钱谦益的政治生命基本上已经完结,他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一点,这次来参加拜祭孝陵的仪式,他只是一件摆设罢了。并不意味着能在隆武朝廷得到重用……他本身是个懦弱的人,无论是摆设也好,小丑也罢。他都无力反抗,也不敢反抗。汪克凡给他写了一封信,他立刻麻溜地赶来了。

  “全当是赎罪好了。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