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章 荡虏军西征青海_混在北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标准大型城池,而只是泥土石木累积的,高不过两米左右,宽不到一米的,容纳人口顶多七八千的聚集地。

  一个城寨一两千吐蕃兵加上几百吐蕃牧民。

  这样的城寨,防御力虽然不如正式的城池,但也到底有一些防御作用,如果是青塘城内出来的大宋军队,只出动五千人的话,甚至都不一定能强攻得了,或者说付不起强攻可能造成的伤亡。

  然而,来的是吴阶与两万荡虏军。

  别看荡虏军成军只有三年,但荡虏军士兵全都是三十岁之下最精壮的兵丁,而且训练方式极佳,大军整体相互配合默契,士兵士气更是强盛,又因为连败金军,战意盎然,锋锐难挡!

  再有,荡虏军的兵器甲胃也是整个大宋最精良的。

  不错,青塘城内的一万驻军,许多士兵甚至已经当了二十几年兵,可当兵时间久,不代表就比当兵时间短的更能打,更不意味着这样的‘老兵’多,整支大军战斗力就强。

  恰恰相反,当了二十几年兵,那岂不是年轻的都四十几岁了,老一些的甚至都年过五十了,一支大军之中,士兵年龄差距太大,会造成诸多不协调。另外大军战斗力除了军心,战斗经验,还讲究整士兵之间的配合,很多老兵混久了,不是成为更凶悍更能打的精锐,却只是成为混日子的老油条。

  精锐强军不是谁都能练出来的,一个当了三十年四十年的老将军,他练了一辈子的兵,可能也只是三流士兵,一个军事天赋强悍的名将,他可能练一年的兵,战斗力就超过那些无能的老将练了一辈子的三十年四十年的兵。

  吴阶和荡虏军与青塘城内的守将以及守军士兵,差不多便是这样的对比。

  “陛下给我的时间只有三个月,来时路上已经用了半个月,打完仗再回军太原府又要用不下半个月时间,也就是说,本军长真正能用来打仗的,最多也就两个月。”

  “用最多一个月时间打吐蕃,再用剩下一个月打西夏。这样的话,我荡虏军就不可能两万大军只从一路的一个个城寨去拔,得分兵进攻。”

  当然,吐蕃兵那点战力,也无需荡虏军两万人只从一路的去进攻。

  吴阶聚集荡虏军营统以上将领制定作战计划。

  他准备将荡虏军分成四路,其中两路步卒,两路骑兵,每一路步卒七千五百人,每一路骑兵则是两千五百骑。

  步卒负责强攻吐蕃城寨,骑兵则切断吐蕃城寨之间的联系,以及吐蕃兵如果要放弃城寨逃跑的话,骑兵也将负责拦截。

  只是单纯的打败阿柴王的吐蕃兵,将之驱逐出青海范围很简单,但要保证荡虏军日后撤回太原府的时候,阿柴王不卷土重来却不简单。

  吴阶的想法是,必须大量歼灭阿柴王麾下的吐蕃兵,彻彻底底打残阿柴王,让阿柴王哪怕日后荡虏军撤离,也无力再次觊觎青海湖一带。

  制定好作战计划,吴阶便点将分兵,同时下令各路大军开始对青海湖一带阿柴王吐蕃城寨进行攻击。

  ……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