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9章 三峡建委副主任_宦海龙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o泽东指着滔滔东去的江水说:“长江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第一大河,它脾气好坏,对国家和全体人民利益关系极大,你们可千万不能马虎啊!”这天被召见的是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山。

  máo泽东说:“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就提到建三峡工程一事。我的老对手也请过美国人帮助建三峡,只是他没有真心想建三峡,他的全部心思huā在怎么吃掉我máo泽东和华夏**人身上,所以他是注定搞不成的。”

  1954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中下游受灾人口1888万人,受灾农田4755万亩,3.3万人死于这场灾难。中南海中,一个一辈子“与天斗”的高大身影,在菊香书屋的小院里遥望南国,伫立许久……

  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máo泽东先后6次召见当时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山,都是为了三峡工程和长江水利建设问题。他曾对林山说:“你看,你能不能找个人替代我当主席,我给你当助手,修三峡大坝?!”这虽是玩笑话,却流lù出领袖的忧虑与急切。

  1958年南宁会议上,máo泽东正式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议题。

  然而,梦想能否变为现实?中央组织专家进行了反反复复的研究与论证,其时间之长,参加专家之多,涉及问题之广泛,为新华夏大型建设项目中所仅见。

  1958年2月,周总理、萧飞、李副总理率10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以及政务院有关部委和潇北省的领导同志,逆流而上,就三峡工程实地考察。周总理说:“我们要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从长江上中下游出发,以修建三峡大坝为主要工程,从根本上解决长江的防洪问题。”同年,党中央通过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提出对三峡工程要采取积极准备和充分可靠论证的方针。此后,对三峡工程的研究工作又持续了20多年。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chūn风,神州大地一片生机。1980年7月中旬,郑南巡同志自渝乘船东下,途中视察了三斗坪坝址、葛洲坝工地和荆江大堤,听取了“长办”关于三峡工程的汇报;抵汉后,又召集政务院其他领导人研究三峡工程问题。

  1982年11月24日,郑南巡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修建三峡工程以缓解电力紧张局面的汇报时表示: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1984年,经过政务院16个部委和鄂湘川3省以及58个科研施工单位、11所大专院校的专家、领导审查通过,党中央、政务院批准了蓄水位为150米的三峡方案。三峡工程进入施工准备阶段。

  1986年,华共中央、政务院发出《关于长江三峡工程论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进一步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