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最后一环_重生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十台空调,半年后结账,我帮您制定一份详细的推广计划。”陈放直接抛出一份香甜的诱饵。

  “我已经跟市里打好招呼了,只要生产出来的空调合格,各家单位会优先从厂里拿货。”

  陈敬亭不紧不慢的说着,丝毫不见半点羞愧。

  毕竟这个主意还是陈放给他出的。

  “钱呢?”陈放冷笑。

  “什么钱?”

  “咱们市里多缺钱,您不会不知道吧?您觉得那些单位会痛痛快快的拿真金白银来买空调?想多了。”

  陈放说着,见父亲想要解释,干脆继续道:“我知道,您肯定是想着拿订单去银行贷款,继续扩大生产,这种办法也不是不行,甚至两三年前,都能轻易办到。

  可这会,就算市里打招呼,您也想都别想。”

  “为什么?”

  陈敬亭愣了一下,因为这就是他的计划。

  “三角债!”

  陈放嘴里吐出一个词。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改革开放的大旗下,全国各地一窝蜂的上马了不知道多少项目,导致产品积压,全国经济过热。

  多数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厂子开始亏损,倒闭。

  除此之外,交易市场秩序紊乱,信用观念薄弱,厂家跟厂家的拖欠,上下游的推诿,银行的放贷收不回来。

  于是,愈演愈烈。

  最终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那就是三角债。

  这也是九十年代轰轰烈烈国企下岗潮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眼下,上面已经发现,并且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陈放最近天天晚上回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看新闻联播。

  从主要领导发表的讲话,以及报纸上面吹出来的风。

  他明白,一切都已经开始。

  全国范围内,清缴三角债,已经拉开大幕。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收缩放贷口子,开始查账,就是第一步。

  以红星机械厂的例子,原本就欠着银行不少钱,此时想要再贷款,难如登天。

  毕竟大势之下,不是一两个人说的算。

  “三角债?”

  陈敬亭皱起眉头,就算对时事再不怎么关注,他也听过这个词。

  只是从未想过,会有多么的严重。

  “那怎么办?”

  陈敬亭有眼光,有能力,可奈何时代的局限性,让他不可能像陈放这般高屋建瓴。

  哪怕对自家的产品有信心,可收不回钱来,照样没用。

  “办法肯定有,甚至还能让红星机械厂在这波大潮中占尽先机,不过……”

  陈放笑吟吟的看着自家老爸,那意思已经很明确。

  要收好处费!

  “行,六十台空调是吧?回头我交待一下,就当厂家试用品,不过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一分不能少。”陈敬亭想了想说道。

  别看轰轰烈烈的大生产已经展开,但实际上,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空调外壳,一些简单的配件,厂里都能生产。

  可真正的核心,压缩机却是从别的厂家购买的,毕竟技术科刚拿到压缩机技术还没多久,正在试验阶段,生产出来的压缩机,还有各种问题,需要慢慢调试,最快也得一两个月。

  为了能尽快把产品拿出来,给上面,也给全体工人一个交代,他只能出此下策。

  如果不能尽快回款,压缩机购买就是一个大问题。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才答应儿子的‘敲诈’。

  “陈厂长英明。”

  陈放说完,从口袋里掏出一份皱巴巴的推广计划书。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