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章 长生天,俗称元神_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紫帐汗国这边,识字率一直不够理想,哪怕官府和军队一直在努力,进展还是不够快。朝廷有统一政令的需求,但各地语言之间的差距远甚于中原。

  当年秦始皇统一文字,难度反而没有很大。因为各国文字,虽然写法有所不同,但其实都是一个东西。从后世出土的竹简看,秦国在南方,接收了大量原楚国的官吏。而这些人,学习秦国文字,使用秦国格式的公文,前后只花了几个月,就都磨合好了。可见,文字差别并没有那么严重,各国行政机构的运作模式也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但是,这边就不行了。各地的方言千奇百怪,从克里米亚草原到希腊山区,差距大的离谱。绝大部分地区根本没有什么文字,有文字的地方也不怎么好用。写一大段文字公告,当地人就没一个能看懂的。哪怕这些年,朝廷一直在努力推广,很多人的文字水平也很有限。

  因此,从一开始,教会就重视图画式样的宣传。到最近这些年,已经有了辨识度很高的风格,乃至形成了一整套理论。郭康之前制作那个巨大天兄幻灯片的时候,就听王大喇嘛讲过。

  现在教会这套宣传的套路,就是王大喇嘛定下来的。不过,他自己倒是没觉得这算什么功劳,反而时不时有些自卑。

  前两位大牧首,都是通晓经典,对于各种学问能信手拈来的精英人才。但王大喇嘛的文化水平,就差了很多,他自己也很清楚。他对郭康说,自己在经义方面,水平实在拿不出手,所以上任以来,始终完全遵循两位先师的教导,解经时万分小心,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在凡俗之事上,动动脑筋,多解决一些实际操作上的问题。

  他特别青睐郭康,也是这个原因——他一直觉得,郭康在这方面有天赋。要真正继承先师衣钵,把教义继续发扬光大,还得看他。

  不过,郭康倒是觉得,他已经算是很有行动力的人了。

  王大喇嘛的早年,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神学教育,而是在民间到处游荡,说难听点,其实跟卖艺要饭,区别也不大。他也没有专门研究过哪种典籍,反而三教九流,什么都参加过。到最后,神学水平还是很糟糕,参加教会的补习进修班,都没好多少。不过,倒是认识了一堆江湖人物,对于如何吸引观众、如何跟其他乡野僧侣抢生意,也有充足的经验。

  在王大喇嘛看来,这里头根本没什么玄机。因为民间绝大部分人,对教义就没有什么理解,能区分不同教派都不错了。向他们宣传,不需要讲那些精深道理。相反,要点就只有两个:一个是热闹,一个是新奇。

  他认为,传统的唱诗班,思路还是有问题,因为门槛太高了,并不利于普及。在贴近百姓、进行宣传这个方面,天生就有缺陷。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