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六章:意气风发的莽古尔泰_我是朱由校我不当木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接到了孙大帅的一道奇怪的命令:每个营寨只留下一千铁骑精营,三天口粮。其他的士兵、粮草、器械在一天之内都转移到沈阳城。

  听到这则消息,许多将军都快骂娘了,大帅这是要干什么?放弃自己的营盘吗?这是未战先怯吗?虽然愤愤不平,但命令还得执行。马世龙、祖大寿等脾气暴躁的将领甚至亲自找大帅理论,被骂了个灰头灰脸。并被告之,三天之后,不管有没有建奴的消息,一律撤回沈阳城。如果在这三天中,遇到了建奴攻打营寨,立即放起狼烟,其他营寨的士兵立即带上干粮,前往支援,打他个里应外合,然后迅速撤离。

  算了,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希望能够痛痛快快的可以打一仗吧!要不,非憋屈出病来。

  莽古尔泰也很郁闷。他奉他父亲努尔哈赤的命令,率四千精锐骑兵名为前来侵扰辽军明军,实际上却是来劫掠粮草来了。努尔哈赤的这个冬天很不好过,钱发出去了,但是,粮草却没回来。而且,在张家口被熊廷弼突袭,近千建奴精锐被消灭。这对于努尔哈赤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建奴一共才有多精锐铁骑呀,号称十万,其余能打的决不超过五万,其余的不是虚报的,就是老弱病残的。这下可好,一下子损失了这么多,他怎能不肉疼,要知道,在萨尔浒一战中,面对明朝二十万大军,损失也不过如此。

  更重要的是,没有粮草的补充,这个冬天不好过呀!虽然,这些年自己还是储备了一些粮草,可是那是在紧急情况下才能动用的,岂能现在就轻易使用?

  战争已不可避免,只有在战争中劫掠大明的粮草,才能让自己这个伟大的民族渡过这个艰难的冬天。这场战争,只能赢,不能输,一旦输了,自己这么多年打下的大好形势将毁于一旦。幸好,熊廷弼离开了,如果他不离开,这场战争的麻烦就有点大了。新继任的叫什么,孙承宗?孙承宗是谁呀!没听说过。一个书生而已,从未打过仗,又能有何才能。书生误国,说的就应该是这类人吧!

  不过,他不会想到,他很快就会认识孙承宗的,而且,是永生难忘。

  发动战争,总得准备准备吧。毕竟,明军这次突袭太突然了,努尔哈赤完全没有准备。虽然,他已经制订了以战养战的方针,但粮草也得多少准备一些吧。

  莽古尔泰这次来辽东实际上就是奉努尔哈赤之命收集粮草来了。当然,就他这四千兵马肯定不敢和明军主力作战,更不可能到沈阳城中去收集粮草。他的目标,就是生活在辽东城外的百姓。这些人,尤其是那些大户人家,还是有些存粮的。

  第一天,一切顺利,劫掠了数十个村庄,获得了数十石粮食。可是,第二天就不顺利了,大明军队闻风而动,散步在辽东农村各地。其兵力大概是自己所率兵马的三四倍。这些人马倒不放在莽古尔泰的眼里,可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自己这点人,损失不起呀。更何况,这里是明朝的大本营,万一自己这点人马让人家包了饺子,可就哭都来不及了。

  不过,就明军那龟速,怎么能追上满州铁骑呢?那就玩藏猫猫吧!虽然效率慢些,但好歹安全呀!可是,让莽古尔泰想不到的是,到

  了第三天,整个辽东大地连个人影都没有了,不管到哪个村庄,都是空荡荡的,以前装粮食的地方能饿死老鼠。

  靠!这下麻烦大了。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