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五、经言_剑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巳正,泉心阁四角的青铜鼎器中升起袅袅檀烟。

  三声钟鸣过后,李不琢打开题卷。

  考经言科时诸家学生的试题各不相同,但题样都分为贴经、墨义、修持三项。

  钟鸣后已可以看题,但李不琢不紧不慢磨好墨,等心静下后,才打开题卷。

  题卷有半寸厚,贴经就有整整六页,所谓贴经就是摘取经书典籍中的原文,减去其中部分字句,让考生填补完整。

  李不琢默念贴经第一段经文:“三奔之道,当按奔景之神经……这是小道藏卷二十三,日月星辰部的原文。”

  李不琢对于这些经文是烂熟于心,不假思索,就开始书写。

  下笔时他不急不缓,用的是与小道藏原文相同的隶体。

  隶体重浊轻清,斩钉截铁,观者还未阅读内容,乍见到字体,就有庄重之感。

  整整一个半时辰,日头爬到天中,又向西移动,李不琢答完了贴经九十六题。

  其中有的只填字词,有的是整段默写,几乎涵盖了整本小道藏。

  搁笔休息了一会,李不琢将九十六题全检查了一遍,没发现错漏,才开始答墨义。

  墨义,是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这对李不琢来说比贴经要难一筹。

  梦中读书时他两耳不闻窗外事,那套《勘渊集》又是没有注解的,虽然背下了全本,大致理解了经文的含义,但一人之力,怎么比得上数千年玄门前辈继往开来的成果。

  靠着自身对小道藏的理解,李不琢半个时辰后,勉强答完了墨义的二十道题。

  接下来开始答修持题。

  修持就是炼气,修持这一项考的内容比贴经和墨义难上数筹。

  李不琢一看修持考的只有一题,题名:“玄牝如何?”

  “这题……”李不琢一咂嘴,陷入沉思。

  要答这一题,先要解释“玄牝”的意思。

  “玄牝”一词,出自:“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是道德经第六章的内容。

  光凭这玄之又玄的一句话,很难将玄牝的意义具体化,并与炼气术结合起来。

  李不琢想了想,决定从“天地根”三字入手。

  “道德经第一章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万物之母,就是天地根,也就是玄牝。”

  “而万物之母,亦是可以名状之‘道’……”

  李不琢挥笔写下“玄牝者,道也”。

  如此一来,便找到了破题点。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论述玄牝与炼气修行的关系了。

  这时候,答题就有了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是继续深入,论述“道”和炼气修行的关系。

  要解释“道”,那是圣人的境界,李不琢当然不会不自量力,他选择点到为止,脚踏实地,转而化用了《悟真直指》中的一句话:“玄牝之门,号之曰玄关一窍。”

  所谓“玄关一窍”,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