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2章 铁线描_鉴宝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放在锦盒里摆在摊主眼前,而是摆在一个不起眼的边缘。

  很显然,摊主并不重视。

  摊主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长相有点儿“冷”。他这个摊子主要就是瓷器,同时他也不是一个人守摊,旁边还有个小伙子,嘴上叫摊主叫叔。

  吴夺拿过了这个青花香炉,而后又和宁霜一起蹲在了摊子前,两人一起看了起来。

  这是个钵式炉,圆口鼓腹,带三足,

  炉内白釉,青花纹饰主要在炉外,枝叶花卉,画得挺满。

  不过,这画片看着挺满,花卉和枝叶,却没有一处平涂的情况,仔细一看,本该平涂的地方,是划了细线来填满的。

  这容易给人一种偷工减料的感觉。但是呢,这种细线所导致的效果,却也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这种手法,叫做铁线描。

  最开始出现在明晚期,当时青花钴料欠缺,就用这种办法来节省钴料。

  后来,居然变成了一种纹饰风格。特别是到了清代,雍正皇帝挺喜欢,所以雍正朝的不少青花瓷器上,也用了铁线描的手法。

  这件铁线描青花三足炉上没有款儿,不过吴夺和宁霜一致认为,这是明代万历朝的东西。

  万历民窑的精品。

  因为虽然用了铁线描,但是画工上佳;铁线描的效果,远看“全蓝”,近看铁线描得挺有章法,不出边,不杂乱。

  这件青花三足炉,摊主不重视,但眼下的市场价值,其实比他很重视的越窑粉盒低不了太多,几万是值的。

  “老板,这件什么价儿?”看完之后,吴夺开口问价。

  “给两万块钱吧!”摊主应道。

  “这么贵?”吴夺皱了皱眉,“老板,刚才那件越窑粉盒,我说明代的,你非说北宋的,我也不争了。但这件青花香炉,我看是晚清仿雍正。晚清民窑,两万太高了吧?”

  刚才吴夺为了讲价,把北宋的越窑青釉粉盒说成了明代的,但是摊主咬定就是北宋。

  确实是北宋,他咬得没错。

  但这件青花三足炉,摊主报这个价儿,那就肯定是看错了。所以吴夺在砍价的时候加了点儿“技术含量”。

  摊主听了吴夺说的,一直比较“冷”的脸上,居然有了点儿笑意,“小兄弟有眼力。刚才的粉盒,你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吧?你还别嫌我价儿高,这件粉盒,不出三年,行情就能翻一个跟头。”

  “粉盒咱不提了,这件两万属实高了。”吴夺接口道。

  “那你给个价儿吧!”

  “两千。”吴夺也不客气。

  “就照你说的,晚清仿雍正,这个画工不弱,你这价儿也差着事儿呢!”

  ······

  两人一来二去,最后成交的价格是五千块。摊主既然没看懂,报两万显然是虚价,他又“承认”了吴夺的说法,所以吴夺最后就卡着“晚清”的行情来了。摊主还真是这么认为的。

  几千拿下几万的东西,肯定算是漏儿。

  逛了半天,就捡了这么一个漏儿。而且在吴夺眼里,只能算小漏儿。

  还别小看这个小漏儿,他们四个人到最后,也就这么一个小漏儿。

  午饭肯定得吴夺请客。当然,请客这个说法,就是个乐子。

  鉴宝无双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