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43章 化肥的影子_鉴宝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功德簿。”吴大志看了看吴夺,“你想说什么?”

  “没什么,我只是想到了镝叔。”

  “你想多了。”吴大志深吸一口气,将头靠了靠椅背,没有再说话。

  宁霜开着车,嫣然一笑,“吴爷爷,关于镝叔的传奇,我爸也给我说过,不过他都是道听途说。”

  宁霜一开口,吴大志便又坐直了身子,“嗐,他哪有化肥神奇?难为你了孩子,我一直没好意思多说,自从你知道化肥的情况,颠覆三观了吧?”

  “要是光听说,我估计肯定受不了。但我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就不一样了。除了化肥,还有这孤丘墓葬、地下迷宫、九鼎玄机······”宁霜好似也打开了话匣子:

  “其实这段日子我一直在想,所谓的科学,只在我们的认知的有限的范围内;还有很多东西我们无法看透,就觉得不科学;其实若是我们认知范围足够大,那么可能就会变成‘科学’的。或者说,以我们目前的认知,给不了一个真正地解释。”

  “燕京大学毕业的,就是不一样啊!”吴大志微笑。

  “咳咳!”吴夺接口,“两位燕京大学的校友,带着我玩儿委屈你们了。”

  ······

  回酒店一路顺利。

  大家商定,明天一早开车出发,返回东山省,正好中午在齐州小驻吃饭;接着吴夺和宁霜留下,吴大志和权浩然返回茂岭县。

  本来吴夺也想跟着先回茂岭县再说,但是吴大志却坚持让他在齐州留下。

  同时,吴大志交待,从大雅斋辞职的日子不远了,但在他参研出其他七鼎具体位置期间,先正常上班,要不动声色。

  吴大志还给了吴夺一个任务,尽量多打听最近古玩行的新动向。

  明天一早才返程,今天就算比较闲适了。午饭后,大家先各自在房间休息。吴夺想午睡没睡着,又把听到的豫州鼎、帛书墨经以及所得宝贝的信息梳理了一遍。

  这些东西,他自然都是听了的。

  豫州鼎这样的顶级重器,只可惜听到的信息最少;除了年份,啥也听不到。所以权浩然说加了金,吴夺也不清楚。年份确实是对的,和现在已知的大概的大禹时期也能对上。

  帛书墨经是战国末期抄录的,材质确实是帛,丝织物;也确实经过了药水的浸泡,而且墨汁也是特殊调配的;不过吴夺却没听到药水和墨汁的配方。

  遗憾。

  同时,吴夺也没听到这件帛书墨经的抄录者到底是何人。不过,却听到了别的,是一些有关墨门的信息。

  那就是在战国末期,墨门中人从墨子死后的分裂三派,逐渐又汇聚成了两大分支,这两大分支当时已经形同陌路。

  一支致力于科技研究,类似“学派”;一支却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成了“侠派”。

  秘藏九鼎的这帮人当中的墨门中人,反倒是“学派”中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