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个消息_天生就会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秒5到10秒6左右,但今年已经先后多次能够达到电记10秒30左右,200米上同样如此,章裴孟06年的200米最好成绩是21秒06,今年已经可以达到20秒70上下,这样的进步可以说是相当显著。如果没有叶钦在,可以说在同个年龄段已经是国内最后的选手。

  至于苏丙天,优势和弱点一样明显,前半程的起步和爆发很快,但现在后半程能力还远远不足,袁郭华最为看好的一点,其实就是他那天在机场采访的,苏丙天自我学习和反思的能力强,能够结合自己优点弱点,不断的做出改变,是一个在短跑上十分聪明的人。再加之不合年龄的沉稳和自制力,未来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只有叶钦,已经不需要两人再去多说什么。

  叶钦现在的训练计划,几人基本上充当的是次要的角色,属于查遗补漏,然后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多数时候,都是叶钦自己负责,然后结合水木大学体育部的教研团队,不断地分析和改进。

  顶级运动员达到了这样的水平,基本上各种短跑的训练方式都已经接触过了,教练员能够做的并不多。

  在叶钦有水木大学体育部教研团队的协助下,已经不需要主管教练干涉太多,他就能够固定的按部就班去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

  这一年多的训练就是明证,袁郭华虽然是主管教练,他的主要精力已然放在了接力上,对于给予叶钦在短跑上指导,已然退居次席。

  从刘阳宇开始,中国田径拉开了新的一页。到了叶钦这里,则把最重要的男子短跑项目给补上,使得国内这几年练体育练短跑的人数都在节节攀升。

  对于田径教练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

  只有庞大的基数,庞大的群体,才能够有冒尖的顶级人才会脱颖而出。像以往如果只是局限于很小的范围,大概不少有天赋的苗子大概都不会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只能泯然于众人。

  “对了,盛海站的大奖赛,你准备让谁上呢?”

  两人发了一通感慨之后,李琦想起月底盛海站的大奖赛,朝着袁郭华问道。

  “章裴孟肯定是要上的。”袁郭华思考了一下,接着缓缓说道,“就是文勇易和苏丙天,我们还没想好谁,苏丙天的成绩毕竟还要差不少,现在单项上面对顶尖的选手我担心影响他以后的心理状态。”

  “就小苏吧。”李琦笑了笑,“没什么好担心的,文勇易和苏丙天的技术特点和类似,但文勇易的稳定性不够,再说之前几年他也都上过场了,给小苏一个机会。至于你说和顶尖选手竞技的心理问题,我觉得你是担心太多了,看看他们每天都要和叶钦跑……”

  话说到这里,李琦也不用继续说下去。

  袁郭华自然明白意思,确实是头戴百米和二百米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