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室_重生98之灿烂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易小海旗下的那些企业,易小海需要操心的很少,因此他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银行和通讯这块。

  银行的架子搭起来容易,业务开展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目前银行的客户都是四海六合商会的会员,很少有其他企业或者个人。

  银行也进行了宣传,但是效果不佳。

  每一个看到广告的客户过来,得知汉唐银行是私人银行,马上走人。

  因为他们对银行可信度的判断只有唯一的一条原则:私人的银行不可信。

  他们宁愿相信那些实力弱,经常破产卷钱跑路的信用社,也不信任汉唐这样资金雄厚的企业。

  面对这样的局面,易小海也无可奈何,只能随遇而安,

  好在汉唐目前主要市场是企业,个人业务没有进展也是可以接受的。

  银行的事只能慢慢来,实验室的事倒挺顺利。

  易小海联系了斯蒂芬,斯蒂芬告诉他:朗讯情况非常不妙,

  科技股大跌的前期,朗讯因为业绩报表好看,股价跌幅很小,算是科技股里比较坚挺的存在。

  只可惜这样的坚挺,只是朗讯制造的海市蜃楼。。

  在朗讯成立初期,资本压根不考虑公司持久的发展,通过短期运作,让朗讯的业绩有了明显的增长。

  上市后朗讯的市值更是暴涨,一度达到了几千亿。

  股价大涨的背后,确实一场资本的游戏。

  因为卖设备带来的增长是一次性的,为了保证销售额不下滑,朗讯借钱给别的公司来买自己的设备,维持报表的光鲜亮丽。

  投资人们看到朗讯业绩稳定上涨,他们也都相信朗讯的前景。

  如果没有互联网泡沫的破裂,朗讯借出去的钱最终能拿回来,皆大欢喜。

  只不过借钱给客户买自己的产品,本身就是在走钢丝,

  互联网泡沫破裂,钢丝断了,

  那些借钱购买朗讯设备的公司纷纷倒闭,朗讯钱也没了,设备也没了,亏损严重,瞬间调入了万丈深渊。

  前期的坚挺是朗讯在强撑,给那些资本撤离换取时间。

  只不过敏感的股民很快发现了大股东在套现的行为,跟着抛售,朗讯股份持续下跌,总跌幅达到95%。

  朗朗只能通过变卖资产过日子,公司内部正在商量解散贝尔实验室。

  互联网破灭破裂之前,大摩听取了易小海的意见,在高位减持朗讯股份,大赚一笔的同时,还持有大部分股份。

  易小海高位抛售,低位增持,目前也有不少朗讯的股份,

  双方联手,完全有机会全盘接手贝尔实验室,

  他在提出这个想法之后,斯蒂芬有些忧心忡忡:

  “易,我们的股份加上股民的,足以拿下朗讯,而且目前股民损失惨重,有人愿意接手他们也肯定只是,但是米国对华夏有很多技术上的封堵,不是钱能解决的。”

  斯蒂芬对某些方面的情况很了解,这一点易小海也很清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