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三七章、听者有心_三国之西凉铁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用这句来形容宋健授首对西凉的局势影响,最恰当不过了。

  驻扎在陈仓的平叛大军,主将皇甫嵩听到消息时,愕然了好一会儿,才抚须幽幽叹了声:“后生可畏”。

  然后将目光投向了营帐内舆图上,陷入沉吟。

  以他对战局的敏锐,已经在绸缪着如何追击叛军的事了。

  是的,他觉得后方起火的西凉叛军,不出意外的话,撤兵会很快提上日程。

  而依旧在对皇甫嵩心意难平的董卓,得知消息后,当场(°ο°)~

  然后陷入了沉默。

  不是在惊诧朝廷对西凉战事还有其他后手,也不是思考着如何借此机会对叛军谋划一二,而是在揣测着华雄的企图。

  在仕途沉浮多年的他,并不匮乏举一反三的思虑。

  武都、西县及临洮,这几个依旧高举大汉旗帜的西凉郡县,朝廷任命掌军事权柄的将领是华雄!一战斩杀宋健的张都尉,无论征求朝廷授命出兵权,还是各部兵马的调度,都绕不开华雄。

  也就是说,张都尉不过是个执行者罢了。

  华雄才是此战的关键。

  所以,让董卓无法理解的问题就来了:为何华雄当初还愿意豁出性命,当诱饵呢?

  报国的拳拳之心?

  亦或者,是为了和自己冰释前嫌?

  这两个理由,在董卓心中刚泛起,就被按了下去。

  第一个理由太缥缈。

  比起区区诱敌之战,诛杀宋健的谋划更加重要,华雄何必以身犯险来本末倒置!

  而第二个理由,他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

  华雄本来就简在帝心,斩杀了称王的宋健,仕途就会迎来坦途,何必还要介意和自己这点提不上台面的芥蒂?

  仕途之上,欺老不欺小。

  他年齿轻轻,就已经爬上比两千石的官职,又手掌一郡兵权,日后成就未必就比自己差了,何必还要讨好自己?

  纵观他这些年的战绩与行事,犹如羚羊挂角,让人无迹可寻。也意味着,他绝对不会无的放矢!对自己释放善意,也绝对会有深意,有所企图。

  只是这个企图,是什么呢?

  唉,想不通。

  董卓有些懊恼的摇了摇头。

  恰好此时,账外守着的牛辅,出声打断了他的思虑,“外舅,皇甫将军遣人来,请外舅前往中军议事。”

  皇甫义真又想作甚!?

  眉目深锁的董卓,一听就面有不豫之色,但还是起身而去。

  没办法,谁让他如今是副将呢。

  接过牛辅递过来的缰绳,董卓跨上战马,口气兴趣缺缺的问道,“来人可说是所议何事否?”

  “回外舅,是关于河首宋健被戮之事。”

  牛辅挥手让部曲不要跟太近,压低了声音回道。

  说完,脸色顿了顿,又感慨出声,“不想黔首出身的华狩元,今日能有如此功绩,实是羡煞旁人。”

  他是真的很惊诧。

  如今大汉朝,以门第取人已经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