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章 风起陕州_抗日之超级壮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有几条船,不要人工划桨的那种,最好是小火轮。

  很可惜,陕州这地界根本没有这种高级货色,没准洛阳往下的水域可能会有。曹二宝为他们准备了三条二十吨级的铁壳机动驳船,每条船一次能运送两个齐装满员的步兵连。陕州这边有二十条这种船,从运城那边往南运战利品、运盐和运硝板,从南边往北边运的是粮食和建筑材料,现在得着手运兵和运送难民了。

  天已大亮,趁着日军的飞机还没开始行动,曹二宝命令船队立刻开始干活。第三军的家眷和后勤人员已经到了,夜里要塞区的车队去送物资时顺便拉过一趟,天亮以后又跑了一回。雅格布先从要塞区仓库里调拨出一部分物资往前输送,计有面粉六十吨、玉米面八十吨、咸菜十吨,已经和沿线第三军的部队做了交接,足够他们吃二十天,加上他们自己的存粮,在断绝的情况下能撑上一个月。

  唐淮源军长在渡口恰巧碰见了刚撤下来的家眷和后勤人员,第12师寸师座的夫人也在其中,总人数不下一千七八百人,比预想的多出不少。唐军长一皱眉,副官上前查问后才得知,原来各部队把那些十三四岁的娃娃兵也送了下来,总数不下六个连。这是营连长们在为死战做准备,这些孩子重建部队时是种子,如果部队不能重建,弟兄们战死后也能有人帮着烧点纸。

  看见两岸渡口的高射炮已经就位,唐军长轻松不少,这意味着渡口在碰上日军空袭时能有所抵挡,甚至可以让日本人为他们的作为付出代价。当三十门火炮出现在码头上时,码头上顿时爆出一阵热烈欢呼,曹二宝为以防万一,把北岸的炮兵增加到了七个连。

  其中四门九四式是配合第三军作战的,两门四一式要送到蒲州城那边。曹二宝本想着在陕州就把四一式火炮交给叶良辰,或者帮他把东西运到风陵渡那边也成,不过老叶坚持得由保安旅的船队把东西送到北岸,然后再用汽车帮着送到蒲州城。老叶的理由倒也合情合理,风陵渡那边有第一军的人在驻守,火炮和炮弹从他们眼皮子底下过,无异于拿着肉包子在狗面前晃悠。无论是曹二宝亦或者第一战区的人都明白,不论中条山里打成什么德行,除非日军渡河打潼关、否则第一军都不会插手,大家伙给第一军起了个绰号:延安警卫军。

  仗得打,活得干,从南京城杀出来的人都知道哭天抹泪逑用都没顶,所以弟兄们很快就按照雅格布制定的预案行动起来。

  一船船的兵员物资运到北岸去,空船再接回各部队等着撤退的人员。家眷乘坐火车撤至西安,各部门的官兵分发武器后编成河防部队,那些半大孩子直接被塞入各个农场的学校里。为了防止这帮家伙在校园里称王称霸,又或者干出什么离谱的事情发生,保安旅特意安排了一些伤残老兵做班主任。

  前线的火药味到越来越弄,北起稷山、南至卢氏,东起洛阳、西至潼关,日本人的侦察机几乎每天都有。打,已经确认无疑,问题只是战斗爆发的时间和地点。

  。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