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十五章 昆明家事3_抗日之超级壮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验货的法国人很满意,药品质量的确很棒,赵诚私下又给了10%的回扣,对方痛快的付了款。一共111万法郎,赶紧去银行换了22万美元,剩下1万法郎换成了5万4千法币,这两天事情太忙,新兵们的军饷还没欠着呢!

  新兵们几天前已经到了仓库,人员比原先的又多出不少。高额的抚恤在沅陵县引起了轰动,几个阵亡的弟兄家里都不富裕,拿到抚恤以后,一夜之间就变得有房有地、吃喝不愁。

  牵着水牛回家的新兵成了活广告,公路边新竖起的十字架就是招牌。这种传言像风一样,迅速传遍了湘黔线周边的城镇和村寨:赵家军能打,赵家军有钱,赵家军从不亏待自己人,谁伤了赵家军的的弟兄就得要一百条人命来填……

  不少胆大的汉子,或走路或骑马,成群结队的来投军。现在政府天天征兵,与其被抓丁,不如自己挑选一个好东家。周易他们天天除了训练就是忙着接待新兵,大队人马开到东川以后,小街村那头还设立了征兵站。

  8月8号,部队成军。上千号青壮汉子在台下的操场上排成八个方队,六个步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汽车中队。番号没有用独立营或是东川仓库的招牌,赵诚亲自起了名字“西南边防总队”。

  十多天的军训让他们有了些兵模样。新兵没有采用国军惯用的徳国制式教练(立正、稍息、开步走等),而是采用了几十年以后解放军的队列训练标准。赵诚觉得德国的鹅步实在缺乏美感,还不如俄国人的高抬腿看的舒服。

  老蒋说:“军容乃是士气。”新军装、新装具、新皮鞋,不仅让新兵士气高昂,更让他们有了一种归属感。军官们都是原装20响盒子炮,捷克式机枪一个排一挺,六门九二式步兵炮更是国军其他部队没有的支援火力,日式20毫米高射炮看着就提气。新兵们看的是新鲜,老弟兄们看的是门道,除了捷克式和头盔还少一点,凭着现在的这些家底,就算和日本人一个大队打阵地战都不会落下风。

  十三个半大孩子充当了赵诚的护兵,一箱箱的大洋就摆在阅兵台上。每叫到一个名字,就有一个新兵走上台,赵诚亲自把军饷发到大家手上。发的是全饷,大洋和法币三七开,这是缉私总队都没有的待遇。

  军饷整整发了一上午,张伟他们说,独立纵队的兵没有领国家的饷,只能算是私兵,那咱们就干脆当一把军阀。在老兵们的刻意宣传下,新兵们知道是赵长官在掏钱养着大家,自己吃的是赵家军的饭,所以,独立纵队只认赵诚一个头。

  周易是打南京城跟着赵诚杀出来的,被任命为独立纵队的二把手,剩下的几个老弟兄当了中队长。因为只有张连胜一个是炮兵出身,所以他被提拔为炮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