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17章 故地重游_李宽穿越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的十二条飞剪船,训练有素的官兵六百多人,有力的威慑了那些海商。”

  陆全可是记得很清楚,当初就是靠着周二福带领的船队,将杭州海商马彪的海船截杀在杭州湾,才给了杭州海商一个沉重的教训,杭州市舶司开始站稳脚跟。

  所以,这几年,他也是很支持市舶水师的发展的。

  “太少了!”

  李宽不满的皱了皱眉头。

  “王爷,主要是现在船只太紧俏了,虽然东海渔业在泉州也新设了一座造船作坊,但是船只还是跟不上需求的步伐。”

  陆全赶紧解释了一下。

  “船只不够就多建设几座作坊。这杭州和广州,都可以建设一座飞剪船的造船作坊,然后加大市舶水师的发展力度,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水师至少要有三十艘船只,两千名官兵。”

  李宽可是知道,后世那个大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每次都带着两三万人。

  如今大唐的水师规模,比起来可就差远了。

  如今东海渔业已经在大力建设蒲罗中,水师的力量,有必要进一步辐射到整个南洋。

  蒲罗中和崖州,都有必要长期驻扎一批水师,甚至在占城和真腊,都可以考虑常驻水师。

  大唐在南洋的利益,可不是依靠精美的商品就能维持的。

  特别是大食国(基于特殊考虑,今后将使用唐史中的大食来代替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速度非常快,难保不会眼红大唐的海商获得的暴利。

  “王爷请放心,造船作坊如今也算是培养了不少熟练的匠人,一旦开始建设新的飞剪船,很快就可以下水。”

  李宽支持市舶水师的发展,陆全自然是乐见其成。

  某种程度上来说,市舶水师的力量越强大,就意味这市舶司的影响力越大,那些海商就越不敢阳奉阴违。

  ……

  在西湖的西面山麓之中,有一个村,也叫做龙井村。

  楚王府最大的茶园,就在龙井村之中。

  武媚娘:“王爷,这杭州出产的龙井香茶,往往都是梅兰竹菊里头的梅子号或者兰子号,品质比长安城的可是要好了不少。看来,这里的气候和土壤,应该是比较适合茶树的生长呀。”

  李宽到达杭州之后,应酬了几天,就在来方的陪伴下,换了身便服,去到龙井村实地看看茶园的情况。

  “武姑娘说的对,这杭州啊,还真是适合茶叶生长,特别是这龙井村,更是因为我们这龙井香茶而得名,村子四面群山环抱,呈北高南低的趋势,我们在这里有六百多亩的上等茶园。”

  作为楚王府茶叶作坊最主要的梅子号龙井香茶来源地,龙井村的情况,来方自然很是熟悉。

  虽然这里并不是楚王府最大的茶园,却是品质最好的。

  “还真是呢,这龙井村四周,山峦重叠,林木葱郁,地势北高南低,既能阻挡北方冬天的寒冷,又能截住夏天南方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