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节 大敌(下)_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欢欣鼓舞,高呼朝廷英明,李国英却是忧心忡忡。他当然不能公开反对朝廷的政策和拨款,毕竟他手下都等着这笔钱粮,即使李国英是总督之尊也不敢犯了众怒,他可不想做一个指挥不动手下军队的总督。

  因此,李国英只能含糊其辞地建议朝廷不要急于向成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要考虑洪承畴当年的对策,那就是稳固防守,静观明军发生内讧。眼下不发动攻势不是因为没有力量,而是等一等可能会有更好的时机,如果仓促行动导致惨败的话,那日后有再好的机会出现,清廷也无法利用了。

  在给清廷的上书中,李国英仔细地分析了一遍南明的现状,他认为现在南明的局面和李定国两厥名王后非常近似,明军内部的原有秩序正在被打乱,明军各派系的实力均开始膨胀,但并没有一个有绝对权威的领袖。永历天子现在对明军各部的号召力,比三王内讧前还要糟糕,权威的丧失导致明军各派将领都有机会争夺领导权。

  李国英认为,只要清廷稳住阵脚,那明军方面就一定会再次发生为争夺领导权而出现的内讧冲突,而李国英认为,这次挑起内讧的多半是实力急速膨胀的邓名。现在邓名拥有了巨大的声望、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严重打破了以往的平衡,当邓名发动内部统一战争后,他的名声和获得的支持就会像李定国当年一样急速下滑。一旦大批的明军盟友变成了邓名的敌人,他们的势力被击败但是还没有被消化时,那才是李国英认为的消灭邓名的最好时机。

  而且,李国英还认为,清廷并不用等待很长时间就能看到邓名发动的内讧,一方面因为邓名的力量和声望已经和其他明军发生严重冲突;另外,顺治刚刚去世,清廷主幼国疑的局面可能会让邓名出现误判,认为此时正是他发动内讧的好时机,可以趁着清廷稳定内部的时候统一明军。

  一旦邓名发动了统一战争,那么清军就可以得到心怀不满的投诚者,可以满意地看到邓名在内讧中折损兵力和物资,消灭他本可以指望的盟友;到时候清军再发动全力一击,就可以把邓名赶去藏区那边,让他再也休想在川西立足。

  直到收到邓名的这个宣告前,李国英还对他的战略构想充满了信心。

  “邓名不统一明军政令就是等死,这点他应该很清楚,而他绝不是肯束手待毙的人,所以我一直以为,他会利用自己声望极高,朝廷陷入混乱的时候冒险一搏的。”李国英放下了那份文书,对左右的幕僚们长叹一声:“没想到他居然这么看得开,宁愿和实力远不如他的人平起平坐,看来短期内他们是不会内讧了。”

  “总督大人不必这样失望,”一个幕僚劝解道:“或许邓名只是为了麻痹他的同党,说不定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