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79章.千里追击_大唐远征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捷整顿军纪的时机恰到好处。

  从天竺出发,大闽的军团像滚雪球一样的膨胀起来,而且军团组成复杂,附属国仆从军,府兵,常兵,光光天竺人就分成十多个族,唐人中也包含汉人,突厥人,铁勒人,高句丽人,新罗人,甚至还有不少倭人都叫嚷着自己也属于唐人。

  至于中亚草原上的民族还有西亚分类的就更多了,各族语言不通,风俗不同,虽然华夏文化的强大包容性为李捷解决了一些,可毕竟是一只多民族联合部队,想要如臂指使的驱动,依旧困难重重。

  就拿这次溃退来说,许多亚美尼亚人,美索不达米亚人临阵脱逃固然可恶,可许多人心头未尝没有这样的想法。

  这是唐人的天下,老子跟着送死干嘛?

  反正老子是亚美尼亚人,闽王也管不到我!

  这种心态下,如此干脆的溃败就不足为奇了。

  李捷其实对麾下不错,作为一个闽兵,待遇是很高的,而且就算有司法纠纷也要军事法庭解决,地方官管不了当兵的,优厚的待遇让一部分军兵对李捷的知遇之恩感恩戴德,另一部分则养成了散漫的习性,这些习性在前一阶段坚壁清野时候还算可以容忍,可如今却是凸显了出来。

  侯赛因带着麾下已经从千里长城包围圈中突围了出去,接下来的战争必定是一场在酷热中残酷艰苦的追击战,如果再放任麾下散漫下去,置身事外,西亚败亡的君主不可胜数,也不缺李捷这一个。

  所以这一次,通过重手,李捷让麾下大军认清了两件事。

  第一件,不管出身在哪儿,如今大家都是闽军,一个锅里吃饭,并肩扯活子拼命,没有外人!第二件,大闽优厚的待遇背后,也有着严酷的军规军纪,闽王爷的饷银也不是那么好拿的,不好好给闽王爷拼命,就得有着把自己当肥料埋地底下的觉悟。

  从此以后那片距离千里长城不远的荒原就有了个新名字,埋军草原,那个几米高的大土丘也更名成了埋军山,每一个从埋军山出来的府兵,整个精气神儿都变了个样。

  最先感受到这股变化的,就是阿拉伯人。

  真仿佛一个强盗那样,抢了闽军一大部分补给品,侯赛因率领着大军撒腿就走,一路朝向沙漠退却而去,可这一次,他们走的就没这么潇洒了。

  几十万石麦子,成车的箭矢,盔甲,绷带,上好的钢刀,军供烟,不知为何闽军大量携带的烈酒,还有烟草,咖啡,每一样都是阿拉伯人需要不舍的丢弃的。

  为了携带这些,把闽军的牲口全部牵出来不说,不少阿拉伯人连自己的坐骑骆驼都用来驮货了,自己步行,这种状态下阿拉伯人反而失去了其引以为傲的机动力。

  相反,为了保住好不容易弄到手的某个小妞,河中郡王李让难得拿出了男人冲冠一怒为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