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二章 投资津门_时代巨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资。”

  又和林风握手,脸上笑容更深了三分:“这……,我就称呼您小林总吧,没想到您也大驾光临,幸会幸会。”

  两人自然客气的和裴前寒暄了两句。

  大家落座后,赵立才介绍:“裴书记是津门开区的元老之一,1984年就参与了开区筹建,担任开区管委会主任也已经十年了,他也是建立滨海区的大力推动者,这次我请裴书记过来,也是想让林总你听听滨海区的由来和展规划……。”

  林卫东和林风对视了一眼,这才明白为什么裴前会在场。

  裴前手里拿着一份精心剪裁过的内部资料,其中一个醒目的标题是:蛇口,一个改革“试管”的破碎。

  他介绍了津门开区的展,早在84年,津门开区建立,是当时与深圳的蛇口开区差不多是同时期,86年时,蛇口的袁庚曾经给天津开区写信,表示蛇口以有津门开区这样的竞争伙伴为幸事。

  那时,中国的开区由试办到全面开花,仿佛从木马肚皮里钻出的一群战士。在持续不断的拼争当中,津门开区的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全国各大开区之,而蛇口工业区的经济成就远不如其政治影响,工业销售额迟迟不能突破百亿元大关。

  “一个企业(招商局)投资开一个区域(蛇口)是可以的,但是由一个企业越俎代庖地管理一个开区的尝试,是失败的。”裴前说,“这种失败的原因远不能归结为传统体制的复归和传统观念意识的强大,而是由于这个模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难以走通的。”

  所以,中国的开区展到一定规模,或湮灭,或落伍,或变成与母区相同的一般工业区。但一些有雄心的地方当局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产生了加入世界新兴工业化地区行列的冲动,力求使开区模式升级、裂变、再生。

  1994年3月,津门市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区”,培育中国北方最有增长力的经济重心。

  这个所谓“新区”聚集了中国对外开放所实验的各类区域,包括开区、保税区、天津港三个功能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以及海河下游工业区,面积227o平方公里,拥有海岸线153公里。

  滨海区沿用了中国开区在借鉴蛇口模式后走的另一条道路—以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的特别授权,组成工委与管委会,代表市政府行使权力。

  裴前认为,这种用一级“准政府”进行封闭式区域管理的模式,“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与同类试验的废弃结局比较,堪称庆幸。”

  毫无疑问,滨海区概念的形成,深受浦东开的影响。那些年,津门当局一直希望滨海区成为中国北方高度开放的标志性区域,形成与上海浦东区南北呼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