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章 过渡_帝国雄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军指挥体系的效率一直饱受诟病,但当这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摆在眼前的时候,他们的作战指令以大大超过以往的速度自上而下传达。次日黎明,与德军对峙的苏军各部在同一时间发起了全面的反扑,连续的败仗和无休止的撤退早就让苏军官兵们憋足了恶气,眼看着步步远离的胜利突然又回到了手边,各部队便如同出笼的狮子、脱缰的野马,个个奋勇当先。由于集团军级的炮兵部队都被聚集在三个“突出部”正面,一些部队只能依靠师、团级炮兵进行火力支援,还有一些部队干脆效仿德军不加炮击即以装甲部队为先锋发动进攻。一时间,宽达数百公里的战线上到处充斥着山呼海啸的“乌拉”声。

  得益于完善并且畅通的通讯体系,苏军发动全面进攻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传到了位于德国柏林的帝国总理府。在既没有总统也没有总理的情况下,由三军将领和党卫队领袖组成的军事决策委员会完全能够承担起这个庞大帝国在军事作战方面的重任。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苏联人就算不确定元首已经身亡……恐怕也已经看出了我们的异常。这一次,他们的进攻非常坚决,也在意料之中,我觉得我们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坚守住现在的战线。以部署在前线的兵力,我们也有足够的能力抵挡住苏军的反扑!”

  凯特尔元帅有意选择了站在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的身旁,但他说这番话的时候,陆军元帅们的反应都十分冷淡。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帝国最高统帅部一直被陆军同僚们看作是元首的私人参谋部,不论机构规模、人员构成还是指挥素质,根本无法和陆军参谋部这一传统部门相提并论,而且不管是在波兰战役还是西线作战期间,最高统帅部都没有真正发挥出与其名称相符的作用,反倒是陆军参谋部专业而精炼的军官团队在制定战术、指挥作战等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在进攻西线之前,曼斯坦因贡献的计划从制定和实施都直接跳过了最高统帅部,由元首拍板、陆军执行;在“海狮计划”中,陆、海、空三军紧密配合,最高统帅部所起的也仅仅是有限的协调作用。

  勃劳希奇压根没有理会这位总参谋长的言语,他在用眼神征求了博克和勒布的意见之后,中气十足地说道:“传令各部,依次有序地后撤到b防线!”

  陆军参谋部的通讯官们毫不犹豫地执行命令去了,而众位元帅的平静,更反衬出凯特尔那猪肝般的脸色。

  对于最高统帅部本身,罗根并无成见,但他与凯特尔、约德尔这两人不太融洽的关系却由来已久。在这种情况下,他于公于私都会更加偏向于陆军。等到勃劳希奇以陆军总司令的名义向前线各部下达了作战指令,罗根紧接着以征询意见的口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