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孔颖达拜师_大唐盗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萧贺的挑衅,杜荷很从容的说了一句话:“事实胜于雄辩!”

  杜荷正欲动笔,忽然发觉自己不会磨墨。在后世墨汁是现成的,来到这个时代,唯一动笔的机会只有昨夜,墨也是玲珑帮他磨好了的。

  磨墨也讲究技巧,杜荷根本不会。

  他瞟了身旁的李雪雁一眼,低声道:“可不可以帮我磨墨?”

  富家子弟都有书童丫鬟,不会磨墨的人有存在。

  李雪雁也不感意外,微笑着欣然同意。

  她站了起来在砚台里倒上了少许的清水,熟练的研磨了起来,不一刻水与墨融为一体,浓淡适中。

  杜荷道了声谢,挥笔写了四个大字。

  李雪雁在一旁看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四个字,占满了整整的一大张宣纸。

  “先生请看!”他将宣纸反过来,对着孔老头儿。

  萧贺吃书!

  四个字,不问内容,笔法刚劲有力,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与唐朝的温润秀劲相去甚远,但别有味道。

  “让老夫看看!”孔老头儿激动的跑了过来,那速度丝毫不像一个七十高龄的老头儿。

  长乐公主也惊呼了起来,两眼惊愕的看着杜荷写的字,失神的摇着头:“不可能,这不可能!”

  杜荷写的是楷书,这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源于汉朝。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

  到了隋唐一代,楷书有了新得发展。

  隋统一中国,将南北朝文化艺术相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书法艺术逐渐从六朝的的遗法中蝉蜕出来,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现出来。这时候的楷书可用“浪漫”二字来形容,笔法温润秀劲,但缺乏气势不够雄浑。

  到了中唐,楷书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颜真卿为代表为楷书奠定了真正的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

  杜荷的字受到了颜真卿极大的影响,字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补足了如今楷书的不足之处,论境界远胜如今的楷体多矣。

  长乐公主在大唐以美闻名又擅长书画,她自是瞧不起杜荷,可如今杜荷这手书法远胜她千百倍心中感受自是五味杂陈,不敢相信。

  至于孔老头儿更是欢呼雀跃,一个劲的在叫“好字,好字!”如疯似狂。

  毛笔字写的慢,所以抄写校规的时候,杜荷图快,写的虽好,但没有写出楷书的精华。

  而这四个字杜荷存心要让萧贺难堪,让他下不了台,所以用心去写,写出了自己的水平,写出了后世楷书的的精华。

  故而孔老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