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九章 倒打一耙_大唐盗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荷最后这一番话就如当头棒喝,将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打蒙了。

  他们一直以为造成今日一切的不是他们,而是唐朝人,是唐朝的那些官员小鸡肚肠,容不下他们。可如今让杜荷一说,却发现真正的源头,竟然在他们的身上。并非是唐朝容不下他们,而是他们作为失败者,没有失败者的觉悟,一直在利用李世民的宽宏大量,让突厥这个民族依旧存在于大唐王朝之中。

  这也难怪唐朝的那些官员会对他们如此排斥,作为大一统的国家。他们岂能容忍国中之国的出现?

  只是因为碍于李世民的颜面,一直没有爆发。阿史那结社率反叛一事,成为了激化矛盾的导火索。让一个个大臣都对突厥这已经灭亡的国中之国,产生了抵触之心。

  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久久无言,以不知应该说什么了。

  杜荷深深的道:“人不同于野兽的地方在于我们讲‘情’,两位大将军都是重情重义之人。这怀念故国是人之常情,并非过错。但是希望两位大将军能够想明白,东突厥已经灭亡了,不存在了。而我大唐现在接纳的你们,对你们一视同仁。原因在于陛下仁德,宽宏大量,不愿意制造杀戮。但是你们始终不愿意并入我大唐,长此以往下去后果如何,谁也无法预料。天可汗陛下不可能保你们百年,他终有去世的一天。大唐帝国的下一任皇帝是否如陛下一样能够容忍你们,谁也不知道。”

  “我觉得阿史那结社率的反叛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他的反叛,反而揭露了我大唐与你们突厥所存在的最关键的问题。两位将军都不是蠢蛋,我认为应该从长远的考虑这个事情。我个人觉得如果东突厥一直如此,不融入我们大唐,到最后双方只会出现一个结局——相互敌对。不是我大唐容不下你们,将你们屠杀干净,就是你们无法继续忍受我大唐的统治,从而反出我大唐。”

  杜荷这番话并不猜测。

  大唐只有一个李世民,同样的东突厥也只有一个阿史那社尔,一个执失思力。

  李世民有本事震慑住突厥人,让他们乖的像猫咪一样听话,其他的皇帝未必有这个能耐。同样的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对于大唐忠心耿耿,愿意为大唐抛头颅,晒热血,但其他的突厥首领未必有他们这般忠心。

  事实也是如此,杜荷知道历史的进程,知道东突厥人的命运。

  在李世民死后,高宗李治继位。李治并非昏君,但比之他父亲李世民,那就相差太多太多了。

  调露元年,东突厥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奉职率所辖二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二十四州突厥酋长响应他们,部众共达数十万人。虽然其后唐朝大将裴行俭大破东突厥与黑山,取得了大胜。

  但因后来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