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 朝野震动_大唐盗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根据后世写的新法,没有什么好考虑的,那些便是因为在历史上实用,才衍生的实用制度。

  唐朝文武大多都是有见识的良臣名将,这些制度应该不会引发多少争论。真正让杜荷重视的还是后段部分与长孙无忌《律礼》中起矛盾,争论最大的地方。即便是杜荷,也没有足够的信心胜过长孙无忌。

  因为这一次,他的对手不仅仅是长孙无忌一人,而是整个受到儒家熏陶的文臣。

  李世民也不认为杜荷能够取胜,故而才有了鼓励一说。

  杜荷已经做足了思想准备,看着由自己编写的律,口中囔囔念着:“讼师,律师……”等字样。

  养精蓄锐了一夜,杜荷一大早,穿上了整整齐齐的官服,走在了早朝的路上。

  群臣齐聚太极殿。

  李世民先处理了当天必不可少的要务,让内侍端上了一个木盘,盘中陈放着数十本书籍,正是杜荷昨天逞上的《律》。为了今日,他昨夜便让朝中负责印刷的机构,以活字印刷术,临时印了数十本,以作讨论。

  “这是小杜爱卿自我编写的《律》,朕看了大受启发,叹为观止……有许多独特的想法,连朕都闻所未闻,妙不可言!”他昨天已经三次细读,每次都有一番认识感受,此刻依旧对于这本书,给予了无数的赞赏之词。

  长孙无忌听了瞳孔一缩,大唐律法,大多由他制定,这也是他最大的成就。杜荷涉及此项,无异于在他的虎口中夺食。这种举动,本就难以释怀,更何况还得到了如此赞誉……

  不动声色,漫不经心的瞄了杜荷一眼,用眼神示意那些与他交好的公卿大臣,打算与杜荷一斗。

  他是文臣之首,最先拿到了《律》,如弥勒佛一般的脸庞,至始至终都露着笑意,但随即他却笑不出来了。

  在律法一道上,他的干略胜于朝堂上的每一个人。什么制度,可行不可行,他心底有着自我的一套标准。

  只看了第一篇,长孙无忌彻底呆住了。这第一篇是官员的审核制度。因为科举制度的诞生时间短,虽然被称为盛于唐朝,但很多地方都不完善。就如当初,进士出身的才子需要依附长孙涣,为他在青楼卖弄文采泡妞一样。

  如果科举制度能够更加完善,也不必发生这类事情了。

  杜荷这里采用宋明朝的任官制度,在他们那个年代,科举已经成形,规章制度,自然是要胜在逐步摸索的唐朝许多。条条款款,让长孙无忌无话可说。这一刻,他清楚,自己制定的官员的审核制度,与杜荷的相比起来,相差大多了。被他取而代之,完全是意料中的事情。

  一时间,长孙无忌都不敢往下看了。第一篇就是如此,接下来的十数篇,岂不将他这些年来的努力,全部化为乌有?

  长孙无忌的心脏,忍不住的“突突”跳动。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