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_假如古董会说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来协助一同修复这些吊穗。

  只可惜,无论怎么小心清理,最终也只能保留其中的三分之一,剩下的吊穗必须从宫外找。

  靳木桐跟潘志承翻阅了清宫档案,得知原先制作宫灯的匠人由内务府造办处管理,专门为宫灯设了灯库,而这些匠人就住在东华门外的一条胡同里,如今这条胡同虽然已经没有灯笼匠人了,这个地名却保留下来,依旧叫做灯笼库胡同。

  除此之外,清宫的宫灯也从外面采买,花样繁多,让人琳琅满目。

  而乾隆年间,玻璃出现在紫禁城内,养心殿装上了玻璃窗,而玻璃材质也被用在宫灯上。

  靳木桐同时还找到了一段传说,据说当年嘉庆皇帝为了庆贺乾隆的九十岁寿辰,从全国各地聘请各种工匠制作各式宫灯,只是宫灯还没有做好,乾隆便驾崩了。

  工匠们没了活,有些返回故乡,而有一些则是留在了北京,在前门、天桥等地开设了一些灯笼铺,除了给宫廷做宫灯之外,也给老百姓做,于是便有一些老铺子流传下来。

  靳木桐和潘志承查到这些之后,跟木器组、丝织品组的领导开会研究,决定再度启用宫外采买的方式,从老店居盛斋采购一批宫灯的吊穗。

  由于宫灯一直是靳木桐和潘志承负责的,采购灯穗的事情也交给两人负责,陪同前往的还有丝织品组的一位同事。

  三人来到了北京做宫灯做了一百多年的居盛斋。

  这店铺位于大名鼎鼎的琉璃厂附近的一条小巷里,从外观看上去,十分不起眼。

  据说这家店从嘉庆年间便开业,而当时的创始人世代都是做宫灯的,据说从明朝便开始传承,家族里历代也有不少人给清宫做宫灯,可谓是宫灯世家。

  来到店里,这家居盛斋比靳木桐想象中要低调很多,店内到处挂着各式各样的宫灯,店主本人便在这宫灯的海洋中抬起头,招呼刚来的客人。无广告72文学网am~w~~2~w~~o~m

  “哎,不好意思,我刚刚在忙着,招待不周啊。”

  靳木桐拿出手机,翻出了几张宫灯的照片。

  “老板,你这有没有这种宫灯的吊穗呢?”

  老板戴上了老花眼镜,仔细的翻看照片。

  “这些都是宫里的款式吧,你们是……故宫的?”老板抬头看向面前这个女孩。72文学网首发

  靳木桐一愣:“老板,你怎么知道我们从故宫来的?”

  老板笑了笑:“这也没什么,我们这家店别的啥都不错,只做宫灯,原先也是给宫里做的,给宫里的和给普通老百姓的款式有所不同,我自然就认得了。”

  靳木桐有些兴趣了:“这是怎么回事?”

  “你看看我店里这种宫灯,这就是宫里的款式,但是去掉上面两层宝顶。这样等级有别,也就能卖给老百姓了,后来一代代的传下来,我们接手以后自然也就遵循这些款式的规律。”

  “原来是这样,那老板你给看看这吊穗吧。”

  老板仔细看过以后说道:“这吊穗我们这有,不过没有现货,得定做才行。”

  他说完,刚要把手机还给靳木桐,却看见了图片上的一个囍字。

  他拿近了伸出手指放大照片仔细看这个囍。

  “这个囍是在琉璃上雕刻出来再上色的,姑娘,如果我没认错的话,这应该是顺治年间的东西吧?”

  这下,同去的三人都诧异了。

  “老板,你怎么知道的呢?”,,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