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零六章 另一种表达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是找个公婆罩着要紧,若不然连当地的地主都斗不过。

  如今就想着日后公婆的监管,简直和还没吃上馒头就担心吃馒头撑死一般。

  年轻官员定下调子后,便叫人把一副图展开,说道:“如今你们要开办盐业公司,募集资本,这资本怎么用,便要好好说说了。”

  “朝廷把这里的盐井收归官有,交给你们经营,可不是为了让你们继续用老办法的。”

  “朝廷要产量。要能保证黔、藏、川等地的用盐所需。也要保证将来下游出了什么事的话,亦能以川盐相济。”

  “用我们内部的话,要提高生产力,否则就没必要这么搞。”

  “所谓提高生产力,就是上蒸汽机、上大型的天然气井,集中煮盐,铺设输卤管道。”

  “这都是需要集中规划的。而不是说,只将经营权交给你们,任你们还用老办法。那样的话,是换汤不换药。”

  这一番话里,除了蒸汽机,这些人里很多不熟悉外。

  剩下的,不管是大型的天然气井,还是输卤管道,他们都是熟悉的。

  这几年真正有财力的,也确实正在这么干,将分散的盐井卤水集中到火井处集中煮盐。

  只不过,因为才刚刚兴起,是以还不是很成规模。

  年轻官员的意思,无非就是说从一开始,就是按照这等规模来规划这个大型的产盐区。

  这里面,也就相当于是朝廷剥夺了地主的利润,将这些利润作为诱饵,使得资本愿意进行高额的投资。

  如之前这些商人诉苦一般,之前很多井都是“客来起高楼、客去主人收”,除非是如一些豪商用联姻等手段,彻底拿到了土地的所有权,才会搞那种大型建设。

  否则的话,岂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谁肯出大钱建设,将来全留给地主?

  初期投资肯定不小,但一旦运转起来,用整日不停的蒸汽机取代了“三汲一歇”的牯牛,每日所得之利必然可观。

  展开的图纸上,也只是个粗略的规划,第一期工程还是以改造现有的盐井为主。

  看着朝廷这边的人展开的规划,这些准备投资的商人也就更加放心。因为盐能不能赚钱,其实不在于机器是否先进,而在于朝廷愿意扶植谁。

  愿意扶植,那淮南地区,一人一灶的技术最低端的煮盐业,不也是活得好好的?

  而朝廷展示出这样的规划,其实也是给这些准备投资的商人吃最后一枚定心丸:朝廷不会闲的蛋疼搞这么大的阵仗,既是搞了,那就是真的要扶植你们,官运商销政策之下,肯定主力买你们的盐。

  越是折腾,越是监管,越让这些商人放心,因为盐和别的东西真不一样。诚如之前那些陕西商人在京城所言:巴不得这盐政衙门,建在成都府才好呢。

  吃下了这枚定心丸之后,年轻官员又道:“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那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