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二七章 毫无组织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还没倒下,孙涛也放了心。继续嗷嗷叫着,时不时停下来装上火药铅弹,朝着半空开上一枪。

  队伍前列。

  刚才举着木杆子的壮汉刚刚被打死了。

  但王五身边的人立刻接过了木杆子,高高举着,朝着荷兰人的总督府冲去。

  身后是一群根本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乌合之众,王五对此相当了解,因为在威海学到的东西告诉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组织和纪律的重要性。

  前朝末年,东虏作乱,野战极强。

  但是,前期的时候,也是一群乌合之众。

  玛尔墩之战,老奴带着四百兵出征打一个堡子,结果所有人都缩在盾车后面不敢冒头。是老奴冲出去开了个无双,怒射五人,对面一哄而散。

  征哲陈部,对面800人列阵,还没开打,老奴这边的兵又怂了,根本不敢上。又是老奴自己带着弟弟,着甲冲进人群开了个无双,砍死十余人,对面800人一哄而散。

  这倒未必是吹牛,基本就是当时的真实水平,因为这根本不是夸奖,分明是菜鸡互啄,组织力和纪律性一塌糊涂。和日本那边动辄一骑讨之类的情况,如出一辙。

  真要是一直都是这样的水平,前朝末年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所谓的东虏之祸。但前期靠着开无双,后期开始搞军队建设,提升组织度,直到六年后基本做到了令行禁止,终于成了一支……开国时代明军水准的强军。

  末年的经验教训,又何止是东虏。

  大顺起家的时候,其实也是这么打仗的。

  太祖皇帝也是带着几个能打的弟兄跑前面开无双,后面的灾民跟着,对面一乱,哄的一下也就冲散了。

  后期几千精锐的边军入伙,才能拉起几十万人的队伍。直到后期,才做到了令行禁止,有了三堵墙之类的精锐长矛兵和骑兵。

  之所以朝代武举要考的,都是勇力兵王,就因着之前的组织度水平,除了百战强军外,基本上都需要勇将开无双。

  对身后这群人,王五有足够清楚的认识:不能打硬仗,但只要前面挂着红布的木杆子不倒,这些人就敢往前冲。可要是木杆子倒了,别看这两千多人,很可能就会一哄而散。

  木杆子,此时可比什么都重要。

  好在城里成建制的荷兰兵几乎没有,为数不多的也不可能和这边列阵对射。王五清楚,只要攻下总督府,城内的荷兰人就乱套了。

  那些守在各个棱堡的荷兰士兵缺乏中枢的指挥,肯定会选择缩在堡垒里等着,而不是主动出击。

  好在连富光等人的家丁、奴仆、打手们,还算有勇力。

  而且荷兰人无法组织,现在为止的战斗,基本都是街头古惑仔砍人水平的战斗。

  这种打手、家丁,非常适合这种古惑仔街头砍人的战争节奏,个人的勇武和武艺都能发挥出来。

  但真要是拿到战场上,都不用排队枪毙,可能炮击阶段,就垮了。

  没经过严格训练的人,是无法忍受炮击这种毫无征兆的伤亡的,更不可能受得了忽然落过来个铁疙瘩把身边人砸的血肉模糊的场景。

  王五这边的四十几人,都是好手。手里也有手雷和膛线枪,真遇到荷兰人的抵抗,他们就要做尖刀,冲开。

  只要冲开,连富光等人的家丁奴仆打手,就敢跟上去砍人。

  他们敢跟上去砍人,后面的百姓才敢跟着冲上去打杀。

  总归,王五知道,不能被阻挡太久。真要是前面被阻挡住了,攻不下,就得他们这些人奋死冲击。不然,后面的人很可能一哄而散形成溃败。这些毫无组织的乌合之众,真就是一鼓作气势如虎,再而衰三而竭的。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