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八八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三)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咖啡和啤酒替代茶叶,那东印度公司可是要受巨大损失的,并且将极大地影响公司日后的盈利。

  而这,是极有可能的。

  纺织商和大地主贵族,出于对棉布的反对、对羊毛织物价格的保护,会鼓励烧毁丝绸棉布。

  那些贩卖代尔夫特陶和梅森瓷的,巴不得整个欧洲都把中国瓷器砸了。

  西印度群岛那些种咖啡的、本国的啤酒商,也会放下当年咖啡馆事件的分歧,团结一致地反对茶叶,并用非常冠冕堂皇的保护本国产业的名义。

  政客为了影响力鼓吹开战、这些商人或者资本们拿钱煽动,恐怕东印度公司真的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法扎克莱也是两面为难。

  说这全是中国的责任吧,说大顺这边无理查封他们吧。可能会引起国内的反顺情绪。

  继而引发反对东方货、支持国货运动。

  说这不是中国的责任,是公司咎由自取吧。

  国内很多人本就看着东印度公司垄断贸易眼红,这还不得趁此机会大肆攻讦,至少也得放开董事会管理权,让政府监管,免得再犯这种走私鸦片的大错。

  而政府这边的态度,其实也是一直想要控制东印度公司的。事实上早在而三十年前,议会就尝试过,以免将来尾大不掉。

  所以成立了一个名字很像的“英国东印度贸易公司”,希望两家对抗,打破旧东印度公司一家独大的局面。

  但……在英国,没有什么是钱不能解决的,旧东印度公司直接出钱,买股票,总共才200万英镑600万两白银的股本,轻轻松松买到控股权。

  所以这一次承认公司咎由自取,议会那群人肯定会抓住机会,加强对公司的控制。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东印度公司的处境也就非常艰难了。

  当本国的工业不行的时候,以转运贸易为唯一盈利手段的公司,必然产生和国内工农业资本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是否可以转化为密切的合作?

  可以。

  前提是工业能力急速进步,击溃孟加拉的棉布丝绸、江苏省的棉布丝绸、江西省的瓷器,然后东印度公司从买办转身一变成为帝国主义扩张世界市场的工具。

  以廉价商品摧毁一切万里长城。

  成为工业资本的附庸,做扩张的马前卒。

  做不到这一步,东印度公司就是一个“试图以东方棉布扼杀本国纺织业”的买办。

  买办和本国工业资本,是有天然矛盾的。

  英国又恰恰不是荷兰,不是一个金融资本把工业资本自我摧毁的国家,相反英国的工农业产值相当高。

  高到从一开始,刘钰就没指望过英国能买办化,而认为只有空心的荷兰才有机会买办化。

  法扎克莱不知道自己还能为公司、为自己的股份做些什么,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或许,公司该转变一下思路了,否则即便今天逃过一劫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