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古代需要考虑环保吗?【第三更!求订阅!】_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便开始了在牛圈里面调养经过一个冬天摧残的母牛的身体。

  三月上旬,第一批母牛就沿着官道往京城而来。

  四月下旬这批母牛便抵达了京城外的农场,从那个时候到现在,每天都有几十头、上百头母牛入住了新家。

  这块农场的面积高达两千五百亩,包括了三座小山坡。

  太祖有令,宗室不得买卖农业土地,连拥有都不行。

  其中就包括了这种饲养牛。

  怎么办呢?

  柳铭淇找了景和帝,请他把南郊的一块皇庄土地租给了自己。

  我不买,就租用,这下总可以了吧?

  对此所有的朝臣们,包括御史都无话可说。

  牛来到了农场里面之后,由农场的总管唐五来负责具体的饲养和实验改良工作。

  另外裕王府还派了一个管事去,帮着他管理杂物,比如人事、物资、联络等等。

  唐五其实相当于技术总管,别的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只用认真的饲养母牛,让母牛能产更多的奶就好。

  不过这些奶牛到了新的环境里面,又没有产小牛犊,当然现在还不能产奶。

  大白兔奶糖工坊里面使用的水牛奶源,全都是从京畿地区方圆一百里收来的。

  很多人凌晨的时候就收集好了牛奶,然后披星戴月的开始往京城赶,最迟中午就能抵达。

  这样再赶回去,基本上一天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就只是送奶而已。

  但裕王府给的收购价格高啊。

  为了能多挣点钱,他们就算辛苦一点也心甘情愿。

  但在刚刚负责了一段时间大白兔奶糖工坊的小绿玲来说,就显得有些不满意了。

  本来水牛奶的产量就不多,还得和蛋糕、奶茶抢夺原材料,收上来的价格就很高。

  再加上了远距离运输,成本又一次增加。

  如此的算下来,大白兔奶糖别看卖得挺贵的,但利润率却不高。

  绿玲从去年就开始跟着柳铭淇学习阿拉伯数字,学习一些简单的记账方法,为的就是今天的独当一面。

  独当一面是好事儿,不过这个利润率却始终让她没办法开心起来。

  ……

  之前说到产量第二多是白糖,每天出产三万斤。

  那么最多的,肯定就是蜂窝煤了。

  蜂窝煤的产量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每天五千万个的产能,直到现在五月份了都没有停下来。

  之前堆积下来的订单很多。

  东南、西北、北方、东北这四个地方便有四十亿个蜂窝煤的朝廷订购。

  然后每个月还要给四个地方各一亿个蜂窝煤。

  这还仅仅是朝廷的大订单。

  各个附近省份的经销商们的订单更是源源不绝,没有因为天气不冷了就不用,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都能用到。

  大舅徐东升二月底第一次回江南的时候就带了一百万个蜂窝煤回去。

  结果蜂窝煤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不但是穷人家喜欢,就连富贵人家也喜欢。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