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无信不以为立【第一更!求全订!求月票!】_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千万石麸糠,这一点没问题,大家都很给面子。

  但接下来他想要收购士绅土豪手里的粮食,却遇到了极大的阻碍。

  江南这边粮食产量丰富,供应普通老百姓的食用粮食,不过是九文一升。

  比起前几年时是有了上涨,但比起去年又下降了不少。

  因为连续两年的大丰收,让粮食商人们想要在本地提高粮食价格都不可能。

  可是刘仁怀想要收购粮食,为朝廷各大仓库补充库存,他们就不愿意了。

  也不是说不愿意卖,而是愿意卖出小部分的粮食,大批量的粮食却是不行的。

  刘仁怀给的价格不算低,按照前几年的标准,他还特意涨了两文钱,变成了七文钱一升。

  这个涨幅已经是超过三成了,可谓是非常的高。

  这也是因为刘仁怀手里现在有钱。

  不仅仅掌握着今年的钱赋,更有之前江南的勋贵们“加恩令”捐献的一千万两银子,景和帝让他拿在手里,以备所用。

  如今就是用钱的大好时机。

  但偏偏这个钱用不出去。

  究其原因,还是粮食商人们待价而沽,觉得今年到处都受灾,也就是江南地区和京畿地区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其余的不是和往几年持平,就是遭遇了重大灾害,粮食基本上是绝收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要我粮食卖七文一升,那就显得太欺负我不懂行情了。

  按照刘仁怀的摸底,粮食商人们的心理价位是十文一升。

  如果七文一升,大概可以收购到一百到三百万石粮食。

  涨到了十文,那就可以收到至少三千万石粮食,甚至是更多。

  乍一算,只用花三百六十万两银子就能收购三千万石粮食,还没有用到一千万两的一半,那也是非常划算的嘛!

  但你要考虑到,这一千万两银子并不仅仅是拿来买粮食的。

  还有买粮食之后的运输。

  漕运衙门现在遭遇了大清洗,各种事务都有点陷于混乱之中。

  没有了林镇远的强力施压,这批粮食想要运到受灾的各个省份,必然要花比之前更多的力气,全程运输费用怕都要花差不多一两百万两银子。

  更重要的是,江南这一次虽然大丰收,但安徽和江苏却被洪水破坏得很严重。

  倘若你想要明年再次获得丰收,必然要积极的排水排涝,修复堤坝,资助民众们修缮屋子等等,避免意外的再次发生。

  这些难道不用钱?

  江南因为民间富裕,用人成本大大高于京城。

  剩下的几百万两银子,用来做灾后重建恐怕都不够用。

  所以哪怕是几十万两、一两百万两银子,刘仁怀都想要节约。

  他写奏折给皇帝,是诉说自己想要用强硬一点的手段,希望景和帝能批准。

  ……

  见到柳铭淇把文书放下,景和帝问道:“铭淇,你觉得刘少龄会用什么强硬的手段?”

  “还能怎么样?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