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八章 棉花难寻_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棉花来,采摘了这个棉花,把它纺成线,然后再织成棉布。

  现在看出来了吧?

  纺织纺织,这是两个步骤,也是最关键的步骤。

  但是这第一点,还是要种植棉花。

  根据柳铭淇的了解,现在中原地区是没有棉花的。

  他派人去海南问过,那里居然也没有。

  这就让人觉得很头疼了。

  毕竟在宋代,棉花就应该在海南推广开来,黄道婆便是在那里知道了栽种棉花树的技术,然后学会纺线、织布的步骤,从而把棉花和技术带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松江府。

  然后松江府的棉花才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了全国的纺织中心。

  明清的江宁织造府,便是专门管理生产丝绸和棉布的。

  而现在大康的江宁织造府,还有苏州织造府,都只是管理丝绸生产。

  柳铭淇满以为海南是自己的棉花大后方,当地的黎族一直在培育纺织,只不过现在还没有被汉人给学习到。

  结果到了那边,发现人家黎族人都没有种植棉花,今年柳铭淇派去的上百个人员,在海南整个岛上寻找了一年,都没有发现。

  但是柳铭淇只是感到遗憾,却没有感到慌乱。

  很简单嘛。

  棉花的起源在非洲,通过一阵又一阵的大风吹拂,飘在空气中,一路到了欧洲、中亚,被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一方面往上到了青藏高原,在西域生根,发展壮大。

  另一方面它又南下,在南亚的贵霜生根。

  恰好贵霜的气候最适合生长棉花,所以棉花便在这里生根发芽,成为了遍布整个贵霜的产物。

  然后它又从南亚出发,顺着海路一路的往前,到了斯里兰卡、到了我国的雷州半岛、到了海南岛。

  最后黄道婆从海南岛把棉花带到了中原,便形成了今天的中原大地上许多地方都栽种棉花的局面。

  当然了,论棉花质量最好的,首先就要推西域绵和印度棉。

  其余地方的棉花论产量和质量,都比不上它们。

  因此,在海南找不到之后,柳铭淇便准备让人去西域寻找。

  虽然要通过西羌和回鹘的领地,但作为商人来说,仍旧没有多大的危险,在正常情况下,除了马匪要抢劫他们之外,回鹘和西羌都会保护商队。

  但是现在不行了,景和帝已经决定封锁所有的边贸往来,那么就没有商队出去和他们做生意,这条路就走不通。

  难不成要去印度或者斯里兰卡?

  可这就要打通马六甲海峡了啊!

  时间拖得也太久了。

  东南亚这些岛国也不争气,怎么没有把棉花树进贡过来?

  我的植物园里面,迄今为止都没有找到棉花啊!

  思来想去之下,柳铭淇还是觉得最现实的只能是从东南亚的海岛上找。

  肯定那些地方是有了的,只不过是他们没有发现,或者是没有重视到。

  还有就是柳铭淇撒网并不够,那些在国子监的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