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一章 猪肉理论_香江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电影院,这样一来,市场也就火爆了,盘活了。

  而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好莱坞那边流水线一样的商业电影,虽然还是有很多人在看,但被培养出电影素养的欧洲人,虽然不反对商业电影,但是却开始喜欢起文艺电影来,这样一来,文艺片的市场就出现了,赚钱就容易很多。

  用个简单点的比喻,电影的市场就好像卖猪肉的市场一样。你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这猪肉给卖出去,如何卖出猪肉,就得看你的手段,如果你的猪肉看起来很可口,自然就有原先本来不吃肉的人,变得想要吃这个猪肉了,这个阶段,就是开拓市场的阶段。

  而欧洲人的生活水平,吃点肉并不花费多少钱,也就是说,他们看电影,就像是吃猪肉这么简单。你把你的猪肉外貌弄好了,他们就不介意吃点猪肉尝鲜。在这个阶段,商业电影的优势比起文艺电影的优势,更加明显。因为本来不看电影的人,陡然要让他看一个很费脑子的电影,他肯定就不会觉得电影有多好看,之后也就不会再看电影了,这样就失去了市场,商业电影的内容的确是相当的无脑,但商业电影的优势就在于他不需要你花费脑子,并且得到一些别样的情绪体验。

  有了第一次在电影上面得到快乐,那么他第二次消费,也就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他不在乎那点电影票的价钱,只要能够给他带来快乐,那就无所谓。

  这就好像最开始吃猪肉的时候,口味什么的,大家都不会太挑剔,只要能吃,好吃,也就差不多了,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但猪肉吃多了,其实也会腻的。尤其是吃肥肉,长久没有吃过肥肉的,自然会觉得肥肉解馋。但天天吃肥肉,早晚有一天也是会腻的。到这个时候,吃猪肉就得挑挑拣拣了,某些人喜欢吃精瘦肉,有些人喜欢吃猪大腿,有些人喜欢吃排骨,各种各样的需求,也就不再像最开始的时候那么无脑吃了。

  同样的道理放到电影上来,也是能说得通的。像那些欧洲人,已经看惯了商业电影,套路都是差不多的,看多了自然就会腻味,想要看更加有内涵的电影,这个时候,文艺电影的出现,就满足了一些人的精神需要。虽然这类电影通常都很小众,但是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即便是小众的电影,他们也会有很大的市场,并且各种类型的文艺片出现,一下子就能满足观众更高层次的需求。欧洲那边文艺片盛行,其实就是这样的道理。”李明豹把自己对文艺片和商业片的理解,说给了老首长听。

  “你说的这个东西,发人深省啊!小王,刚才小李说的那些东西,你记下来没有?”老首长听到了李明豹的话以后,对着一旁做记录的人问到。

  一个四十多岁的干部,被老首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