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七章 这是最好的年代_香江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道:“我怎么知道?”

  “因为第二个公司的销售人员觉得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完全没有开发出来的市场,一个完全不穿鞋子的地方,要是让那些人穿上了鞋子,这市场得有多大?不是满地黄金还能是什么?

  所以啊,我们准备一个东西,首先并不是要看这个地方景气不景气的问题,我们首先就得看到这个地方有没有市场。对于电影行业来说,什么叫做市场?有人才能有市场。没有人,就像香港那样的地方,充其量也就是五六百万的人口,你把市场做得再发达,就像现在的香港电影一样,做得再好,只要是大投资的电影,单单靠香港市场,是收不回来成本的。想要赚钱,还得靠卖埠。

  但是大陆却不一样,大陆的人口是多少?整整十个亿啊。即便是没有十亿,九亿的人口,和香港那点人口比起来,这差距难道还不够明显么?

  电影这东西,有人才有票房,大陆这么多的人口,稍微好一点的电影,取得巨大的成功都不是问题。《少林寺》这部电影大哥你知道吧?”

  “知道啊,听说有一千多万港币的票房,成绩相当不错。“李明耀很自然的说道。

  “那你知道大陆这边,《少林寺》的票房是多少么?是一亿六千多万人民币。”李明豹冷静的说道。

  “多少?一亿六千多万人民币?小五你在开玩笑么?这样的票房,简直不可想象啊!”李明耀惊叹的说道。

  “如果我告诉你,这一亿多人民币的票房,是在一毛钱门票上堆积出来的,这样的情况下,大哥你还会认为大陆的电影市场没有潜力么?”李明豹每次想到这样的数据,都相当的无语。

  对比起现在国内的人口来说,这样的票房基本上就相当于大陆每一个人都至少进入了一次电影院来看这部电影,并且重复看这部电影的人不少于大陆人口的一半。如果按照韩国统计票房的算法来算,基本上就相当于《少林寺》这部电影的观影人数达到了十六亿人次以上。

  并且这还不算完全统计,因为大陆的电影放映市场,并没有统计一些乡下放映队,仅仅是统计了院线的放映次数,而在露天下放映电影的次数,绝对不会比在电影院里面的放映次数要少。所以真正实际上的观影人次,或许能够达到现如今全球人数的总和。想想这样的放映次数都恐怖,也难怪等到《少林寺》这部电影出来以后,要去少林寺学武功的人茫茫多。

  并且李练杰在大陆市场的认同程度,会那么的高。**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批小孩们和他们的父辈,不知道李练杰这个人的,绝对是凤毛麟角,也就是零零后的人,或许对李练杰不太熟悉。要按照李练杰的实际知名度,他的价值甚至要比陈龙都还要高上很多。

  也就是李练杰的星路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