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大结局_大宋教书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昊大国,反倒有些不知所措。

  “老赵,你既然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兴国在教化,强国在商贸,书院需要继续办下去,商贸也要不断开拓市场。大宋已经复兴了河西的丝绸之路,东南海运也极为繁盛,但其实还有无限潜力,臣以为可以从这两处入手。”

  钟粟说着,从怀里拿出一本册子。

  其实,这一切都是钟粟摸索的结果,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大宋能做些什么,但现在他却知道还能做什么。

  “就知道你早有准备,走,陪我一起用完膳吧。”

  赵佶说着一笑,站起身子,洪六亦步亦趋地跟着,钟粟看着赵佶的背影,一时感慨万千。

  几天之后,礼部叙功的结果,钟粟毫无疑问是首功,种师道排在第二位。

  种师道的定边王石锤,这算是对天下武将的一个交代,不能马虎,至于张叔夜、宗泽、狄云飞、种师中等一连串的人,都获得了重重封赏。

  小雷子、李纲、方武、陆桐这些从汴京大学走出来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了不少大事,也一一被赵佶封赏,他们将是大宋肱骨的后备军。

  甚至书院的王元道、贺松风、李清照,都收到了赵佶的嘉奖,苏东坡因为支持钟粟办学,赵佶赐予其尚书令,不过因年迈的原因,上朝议事可自行随意安排。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那些曾在异域番邦当卧底的大宋察子,回国之后也收到了朝廷的优待,不过他们大多还是离开了朝廷,或许这是他们的宿命。

  其余钟粟的门生故吏,只要有所贡献者,都有所封赏。

  赵佶明白,大宋的这一切,如果没有钟粟的谋划,别说是契丹了,连搞定西夏都是问题,大宋只会在契丹的铁骑压迫之下度日。

  礼部很快拟出了一篇洋洋洒洒的锦绣文章,其中对钟粟的功绩进行了详细的陈述。

  大功之一:利农耕。

  大功之二:通商贸。

  大功之三:制火器。

  大功之四:除弊政。

  大功之五:谋西北。

  大功之六:振外交。

  大功之七:兴教化。

  七项大功,功在社稷,但平定幽云,大宋西北藩篱在握,更是经天纬地之举,从此金瓯无缺,朝廷册封钟粟为“幽云王”。

  钟粟本来准备要辞去“幽云王”的无上荣耀,因为这样的荣耀对他来说真的没有多大的意义。

  但转念一想,如果此时选择拒绝,赵佶显然不会同意,就算赵佶真的同意了,朝堂上下也会对赵佶不满,这对目前好容易形成的大好政治格局非常不利,所以只能欣然接受。

  曾布、章惇、章楶等人其实早已心中有数,在他们看来,钟粟就是未来大宋的第一权臣,作为他们的人,没有人会心中不服气。

  但他们完全想错了,钟粟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千古不变,如果贪恋权力,就算是一口一个老钟的赵佶,有一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