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五章 孙可望的小野望_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些跋扈,不听调遣?”

  孙可望苦着脸,“我等毕竟是曾经的义兄弟,曾经一个盆里吃饭,一条河里洗澡,不分高低贵贱,想让他们完全听命于我,谈何容易?”

  “若将军能够获得朝廷的封赏,并且爵位超过其余的将军,将会是什么情形呢?”

  孙可望知道,杨畏之是劝说自己明着投向明廷,为明廷卖命。然而,孙可望有别的选择么,比如投降满清?至少暂时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义父张献忠就是丧身在清军手里,即使他们复了原本的姓氏,也改变不了曾经的义父子关系。为人子的身份,让他们除非走投无路,否则不可能投降满清。

  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自然不能靠自封。于是正如杨畏之所愿,在大致平定了云南后的1648年正月,杨畏之带着孙可望恭贺朝廷恢复广东的贺表,以及孙可望请封郡王的奏表前往琼山。因为,此时的大明朝廷还在为搬迁做准备,为了不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转,暂时还是只能在琼山办公。

  至于请封二字的郡王,无疑比历史上的请封秦王降了一个等级。这也是孙可望无奈之举,此时的大明朝廷虽然依旧局促在岭南一代,但毕竟有李岩看似绝地反击并取得光复广东的壮举,让大明的局势顿时缓和了许多,明廷在民间的声望一时大增。此时的孙可望哪还敢大模大样的让朝廷封自己为秦王?就不怕引起大明的反感么?此时的大明,在民间依然有相当的号召力,否则孙可望也就不会接受杨畏之的建议,不用大西的年号了。

  在古代,一字王一般为亲王,非王室,不封王,说的就是一字的亲王,其中最贵重的就是秦晋齐楚最为尊贵,只因为这是战国最为强大的四个诸侯国。至于两字的郡王,倒是有偶尔册封的先例,比如,徐达在死后就被追封为中山王,常遇春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孙可望此举无疑是想提前享受一下郡王的待遇,但深层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爵位上超过自己的几个义兄弟罢了。

  果然,李岩查看了孙可望的奏表,给自己的其余几个义兄弟请封的都是国公,比如李定国为晋国公,刘文秀为蜀国公,艾能奇为巴国公。

  不过,即使是二字的郡王,在丁魁楚等老顽固看来,也是不行的。毕竟,即使是功勋最卓著的开国将领徐达与常遇春也是在死后封王,孙可望何德何能,就能够在生前封王?一众人等吵吵嚷嚷的。

  杨畏之以明朝旧臣与孙可望双重使者的身份劝说道,“可望兵强,可藉为用,何惜一封号不以收拾人心,反自树敌?”

  随后,杨畏之因为身份的原因被安排退下,朝中众人依旧商讨。

  李岩却依旧在看着奏表在偷乐,傅冠一向知道李岩是胸中有大智慧的人,说道,“子固笑的如此开怀,可有何建议?”

  李岩说道,“建议没有,只是李岩有个疑惑,希望丁大人解惑。”

  丁魁楚一看李岩笑嘻嘻的模样就心中发虚,只因为被李岩笑嘻嘻的坑得多了,都坑出阴影来了。却故作矜持状,“不知道子固有何疑惑需要老夫解答?”心中却是做好打算,一定要深思熟虑,万不能再让李岩得逞了。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