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38章大族_北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桌案上的奏折明显比以前少了,只薄薄一层。

  李破翻着看了看,最重要的是吏部传上来的奏章,由吏部侍郎房玄龄主笔留名。

  说的是明年削爵的事情,这其实标志着整顿吏治的开始,先拿削爵来练练手。

  到了今时今日,当年看上去比较艰难的削爵之事已然不算什么,大唐立国之后过去了五个年头,前朝之事渐行渐远,连影子都快看不到了。

  李渊封下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爵位,连在朝廷记档的资格都没剩下,如今所谓的削爵,就是形成政令,光明正大的颁布出来。

  吏部要做的是从其中有所甄别,有些人投靠的早些,身有功勋,便可以考虑优待一下,比照之前的爵位或升或降。

  这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考虑官员耐心的任务。

  如果将其交给裴世清,想的就会更多一些,但房玄龄和颜师古就不一定了,他们都是朝中少壮派官员的代表人物。

  手腕一定会比裴世清强硬许多,而且上书想要整饬官僚队伍的也是房玄龄,他要是在削爵上有所犹豫,那么接下来他也就无法面对郡县官场的复杂局面。

  李破看了看,给出批复,尽可行事,无须再报。

  此时在殿中陪侍的是起居郎窦文表,谏义大夫孙伏伽,还有两位散骑常侍,这都是天子近人。

  只不过今年都换了一茬。

  窦文表是兵部侍郎窦轨的侄儿,他们是前隋太傅,邓国功窦炽一支。

  扶风窦氏如今就不用说了,家门兴旺,子孙众多,别说李破了,估计就算他们自己不查族谱的话,也数不清自家有多少为官的亲戚。

  比如说窦文表,伯父窦轨是兵部侍郎,窦琮为右屯卫大将军,还有三个叔伯在外当太守,兄弟们为官的也有十余人,妹妹也在宫中,位列九嫔,这还只是他们这一支的情况。

  窦氏家大业大,兴盛了也有很多年了。

  如今削爵他们便是重点之一,当初扶风窦氏投靠李渊,凭着和李渊的姻亲关西,可谓是好处占尽,爵位发的几乎是人手一个,连襁褓中的婴儿都没放过。

  李破打进了长安,让窦氏受到了些影响,可窦氏好像已至荣时,祖坟上的青烟使劲的冒着,并非是朝代更迭所能阻挡。

  而且扶风又是皇帝故里,窦氏还无意中沾了不少光彩。

  五年过去,朝中各个衙门,几乎都有窦氏子弟任职,那些长安名门和窦氏比起来,看起来都要逊色一筹。

  面对这种家族,李破也没太多的好办法,只能顺其自然,最多最多是把他们的支脉弄的多些,以免他们抱团而已。

  最让人无奈的其实还是窦氏这个姓氏比较特殊,和独孤一样,民间几乎无人来用,朝中只要姓窦的,就都是窦氏子弟,十分占便宜。

  之前窦抗一脉的家主窦衍被贬到洛阳为官,窦抗的弟弟窦琎晚节不保,在匠作监为官时,被侄儿窦师纶狠狠参了一本,说他过于铺张,所监管的事务从来都是极尽奢华之能事,浪费太过。

  这是叔侄两个闹翻了,查实之后窦琎被就地免职。

  李破倒是晓得窦氏这一支的糟烂事,这一看就是窦诞,窦师纶兄弟两个在收拾之前跟他们不对付的族人,同时正在收拢族中权柄……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