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3章 江汉油田与荆江大堤_爱国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派出一个地质队前往考察。

  就在前两日,地质队发来一个报告,在潜江周围,可能存在一个特大油田,这可让正为石油发愁的杨兴颇为兴奋。

  虽然在这个时代,地质界认为石油存在是海相理论,也就是石油主要通过海洋生物沉淀产生的,油田大多数在历史上海洋区域。

  但小的时候教科书告诉我们,李四光就是提出与验证了陆相理论,如此才找到大庆油田,况且前世老师说好像除了西藏外,中国各个省都存在油田。

  因此,听到这个发现后,杨兴大喜过望,如果在江汉平原地区发现大型油田,如此更显得建都武汉的正确性,武汉不但有充足的电力(葛洲坝),而且还有充足的石油。

  所以,在入川途中,杨兴特的加入了这个行程。

  下了军舰,大家一行骑着自行车,赶到20里外的一个小镇,让人欣喜的是,地质队已经打出了石油,听地质人员介绍,乐观估计,以小镇为中心,方圆100公里,蕴含着上亿吨的石油,蕴含着3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蕴含着7900亿吨岩盐,1000亿立方米的卤水。

  考虑到国民的需求,考虑到国民政府在化工行业一片空白,政府完全可以在潜江建立起一个大型的石油天然气公司,建立一个盐化总厂。

  如此在潜江就地办公了两天,决定由国民政府牵头,周围7个县3000个乡绅出资500万国民币,占股本额的45%,建立江汉石油天然气公司。

  在敲定完汉江石油项目后,杨兴继续行船西进,用了数个小时时间,船只到达荆江。

  现在刚好步入十月,天高气爽,村民即将完成秋收工作,进入严冬时节。

  按照中国农村时节,在这严冬中,农活不是特别忙,人民有太多闲暇时间做其他事情。

  在穿越后,杨兴就组织村民在这闲暇时间修公路,兴修水利,以改善生态环境,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因此,除了派出数支工程部队前往兴修荆江防洪大提、葛洲坝水库外,另一条途径就是征调四周的劳役。

  有种说法,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是从湖北省枝城到湖南陵矶,全长约430米,荆江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江汉平原,威胁到大武汉的安全。

  为了保证荆江的安全,早在东晋时期,荆州刺史恒温令人沿江修建金陵提,后来堤坝逐渐到下游发展,到元朝的时候,方形成初步规模。

  为了避免洪水带来的影响,根据前世经验,除了加固提基、提身、堤坝外,就是避免上游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建立泄洪区。

  如此再在荆江停留了5日,杨兴方离开荆江,赶到下一个目的地葛洲坝。

  对葛洲坝水坝,杨兴最先有一种恐惧感,虽然一经提出来,就担心国民政府是否有能力修建如此大型水电站。

  在前世记忆里,葛洲坝是三峡大坝立项之前建立的一个最大水电站,在教科书中好像说是三峡大坝的一次预演,这么大的水坝,怎么能够在贫弱的中国中建立起来呢?

  但是穿越这十几年,或者历史本来面貌已经改变,东方深深的发现旧中国并不是完全一穷二白,中国有自己的造船业,中国能造出万吨巨轮。

  目前能建造自行车、摩托车、卡车,虽然规模有点小,但若要技术引进,外面绝对会排着队,绝对不会像前世那样引起列强制裁。

  更为重要的,要建都武汉,必须保证武汉的安全,就像孙科说那样,若是整个国家首都被淹,就像一些网上所说的水淹帝都,这不但是一个黑色幽默,而且还是灭顶之灾。

  作为一个穿越者,杨兴当然知道如何保证帝都的安全,那就是要在长江上游建立大坝,就是要在荆江建立堤坝,如此可以将长江防洪水平提高。

  所以,在四年前通过川鄂战争控制宜昌以来,杨兴就特别关注是否可以修建葛洲坝水电站,在广州建立起南方国民政府后,杨兴就邀请美国专家参与考察三峡,特别是在在葛洲坝建立一条水坝问题。

  在这次南北矛盾激化之际,杨兴特的安排入川行程,一是整顿西南军工业,第二就是再次与邀请的美国专家实地考察修建三峡大坝的可能性。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