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章 这老爷爷,他不正经_重燃回首已三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图书馆自习室的吴楚之,专心的看着书,有个随身老爷爷,貌似也很不错啊。

  不懂的地方,或者教材本身有争议的地方,请教大卫斯文森,可比请教学校里的老师,来得便捷多了。

  所谓名师,便是‘人各异,因材施教’。

  本身有着极高的教学造诣,了解吴楚之过往以及思维模式的斯文森,确实是最佳工具人。

  甚至完全大材小用了。

  “西方微观经济学用虚拟的相等掩盖了真实的不等,而政治经济学用虚拟的不等掩盖了真实的相等。”

  “按照西微经,企业什么都没有得到;而按政经,工人什么都没有得到。显然它们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同一条线段的两个极端点。”

  “从经济学本身来看,西微经的模型建构更漂亮;从经济学以外去看,政经确实站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上。两者都是19世纪经济学发展的璀璨成果,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才是最好的态度。”

  ……

  一老一少,在一问一答间,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

  “你这样看书不行,不仅效率不高,而且在我看来,没法快速的学以致用。”

  良久,面对吴楚之的疑问,斯文森解答后,肃然的说着。

  吴楚之脑海里满是疑惑,“我觉得还行啊,小半天的功夫,大半本书我都看完了。”

  斯文森沉吟了片刻,“的确,书你是看了,理论貌似也懂了,但是这是别人喂给你的,还不是你自己的知识。

  坦率的说,你不是一个钻研理论的料子。”

  吴楚之合上了书,撇了撇嘴,“老爷子,不带这样打击人的啊。作为一个学生,貌似我还是很不错的。”

  做了十来年的‘别人家的孩子’,他有理由这么自信。

  “这不是打击,而是事实。我并不是质疑你的学习能力或者天赋什么的。

  你看过我的记忆,我也看过你的记忆,我们本质上,在接受知识的习惯模式上,是一类的,都不是什么可以沉下心去埋头钻研那些枯燥理论的人。

  所以我建议,在你打基础的时候,不妨多结合实际,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着手,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可能会更了解经济学的实质。

  经济学,这本来就是一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沉淀的应用学科,我个人认为你们华国的经济学教育有点本末倒置了。

  而且,对你来说,则更是浪费时间,你看书的目的,是为创业做自身理论准备。

  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你想做的事情,有帮助,但并不具有决定意义的。

  你需要做的是,学会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通过这些事例的解释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培养经济学思维,提高认知水平,让你将来的各项决策变得更理性。”

  斯文森很认真的说着。

  “我应该怎么做?”斯文

  请收藏:https://m.nmuy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